•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头条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移动“气象助手”守护三农生产
2015-08-12 09:38:5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卓志沐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8月12日讯(福建日报 记者晓原)刚过境的“苏迪罗”台风,势头凶猛,给我省造成了重大损失!时值汛期,在我省这个台风、洪水多发的省份,如何防灾抗灾是各级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八闽农村,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与各地气象部门因地制宜,构建起了多样化的公共气象信息化服务,它通过遍布乡镇的无线气象自动站实时监测天气,再依托气象通信专网快速传递信息,并创新以气象短彩信、预警屏等形式向村民发送实况天气信息,既保障了天气预警信息发布的管理效率,又提升了农村公共气象服务水平,被不少农民誉为守护一方的“气象助手”。

灾害天气的紧急“预报员”

台风是农作物的“无情杀手”,不过面对这个杀手,现在有了更好更迅速的预警手段。今年“苏迪罗”台风期间,龙岩的果农陈先生就收到了及时的气象预警短信,给从事水果种植的他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连续两天,都收到了台风预警短信,预警信号也从橙色升级为红色。很感谢气象台和移动公司这种及时的预警短信,帮了我大忙!”陈先生高兴地说道,“在这个季节,种植水果最当心的就是天气,很多水果都在抽芽阶段,比较娇嫩,就怕遭到暴雨,像今年这次的大台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短信预警并采取相应的包叶等措施,我的水果种植就可能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陈先生还说,“特别温馨的是,台风后,我还能收到大棚种植的灾后抢救短信,很贴心。”

据悉,这些短信由龙岩“灾害性天气监控预警平台”发布,而这套平台则由龙岩市气象局和中国移动福建公司联合开发而成,已被列入龙岩市“为民办实事”项目。以往,在天气灾害来临前,由于监控和预警手段落后,传统的电话、广播、电视等预警发布渠道存在制作和发布脱节、时效性差、针对性不强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防汛抗旱的决策水平,而这套基于无线传输的平台预警系统则提高了天气预警的时效性和覆盖面,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在灾害面前能有充分的防御。

为茶叶生产提供气象“服务员”

“近期短时雷雨大风较多,要组织人力作好茶叶晾晒制作工作,以减少损失,同时注意病虫害防治……”近日,在漳平市永福镇成新茶场内,收到专题气象信息的茶农廖先生正在烤焙茶叶。

廖先生表示,这种量身定做的气象信息可让我们及时采取措施防灾,降低损失,还可以提高茶叶质量。据悉,这类气象短彩信由中国移动福建公司联合当地气象、农业部门联合打造,在产茶区内受到了茶农的普遍欢迎。据悉,针对漳平市气象监测点分散、人工无法实时采集数据的难题,中国移动福建公司联合龙岩市气象部门在当地建立了多个气象监测服务站,并通过专线方式将信息数据传输到气象监控中心,后台人员对未来一定时段内的气象情况做出精确的预测,预测信息再由当地农业部门进行针对性地分析,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情气象信息”。

目前,龙岩已经有200个重要天气监测点放置了气候传感器设备,气象局可根据实时传输的数据建立起预警信息或者地理气象信息数据库,并及时向社会公众发送气象信息短信。

兢兢业业的“气象卫士”

除了因地制宜的气象短信外,中国移动福建公司还依托物联网技术,开发了防洪监测管理系统、无线灾害预警屏等产品,护航三农生产。

在防灾预警体系上,无线灾害预警屏正在我省福州、莆田、泉州等地得到推广。据介绍,在不少农村的村口,或者城市的社区内,人们都可以看到这个系统的“身影”——无线气象预警屏。当遭遇强降雨、雷电和高温等恶劣天气时,气象预警屏可在3-5分钟内,将中央气象台、福建省气象台提供的最新天气信息准确显示,并针对不同区域的天气变化实现针对性预警提示。在莆田,从气象预警屏安装至今,莆田气象部门已经发送了2万多次气象预警信息,如今,随着各地农村信息化的建设,气象预警屏也正逐级向乡镇、建制村、自然村延伸,尽可能在第一时间把准确实用的气象信息告知广大农民,真正解决气象信息传输“最后一公里”问题。

在南平市铁路沿线,“防洪监测管理系统”正在发挥作用,借助遍布于铁路沿线防洪段的物联网传感设备,铁路局的员工可以通过手机实时查看防洪信息,一旦哪边出现险情,铁路局员工可以第一时间接收到手机告警信息,从而迅速开展抢险工作,同时,相关数据可以即时上传到相关水利部门,为洪水沿线村落的紧急疏散工作赢得宝贵时间。(晓原)

在龙岩,借助中国移动无线网络,采集气象数据变得更为简单快捷。图为龙岩市气象局人员正在维护气象采集设备。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 2015-08-03李克强:加快融资担保破解“小微”“三农”融资难题
  • 2015-07-14农行三农金融事业部 涉农贷利息收入减征营业税
  • 2015-07-10【学习妙语】务必统筹城乡兴“三农”
  • 2015-07-02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摸清“三农”新家底
  • 2015-06-29农业普查保质保量 把握“三农”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