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品”特色品牌 五类示范村涌现 文明和谐扎根 在五种创建模式的驱动下,如今的南安,基层文化“软硬”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室内有“两室”(图书室和活动室),室外有“两场”(戏场和球场),文化宣传有“两栏”(宣传栏和阅报栏),配备有“两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网络和党员远程教育村级点网络),成为所有“特色文化示范村”的标配。搭配包括球类、广场舞、南音汇唱等在内的全天候文化套餐,农民群众进入了白天忙种养、晚上忙健身的“新常态”。值得一提的是,创建过程中,各村扬长避短,涌现出了资源传承型、经济富足型、文化自主型、乡风文明型、知识兴农型等五种类型,真正将“特色文化”做到了极致。 健康的文化活动悄悄地改变着群众生活。使用文明语言的多了,骂人说粗话的少了;参加文化社团活动的多了,聚众赌博、“买六合彩”的少了;跳广场舞、健身操等活动的多了,婆媳、妯娌间的矛盾争吵少了;打篮球、乒乓球的年轻人多了,酗酒闹事的少了;学习书法、美术、音乐等艺术的老年人多了,搞封建迷信的少了……五多五少的新变化中,和谐之风拂遍乡村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