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巡山老陈都要走上近两个小时,在炎热的夏日里,老陈不停地用水清洗脸部,好让自己保持凉爽。
置身于这片森林中,陈赞松老人显得特别从容。
这些炼钢炉就是从大跃进时保留下来的,森林里砍下来的树木被制成木炭后运到这里焚烧炼钢。
护林员的一项主要工作便是寻找森林中生病的树木并做上记号,再通知林业部门来给树治病,以保持整片森林的健康。
盛夏,南靖县书洋镇上田村的五更寮原始森林却感觉不到一丝炎热。早上8点多,年近七旬的老人陈赞松又像往常一样带上镰刀开始巡山。静谧的森林里,晨雾让层层台阶覆上了青苔,遍地落叶踩上去吱吱作响。
“这里最大的树直径有一米多呢!”陈赞松说,巡山不仅仅是眼观四方,还要仔细聆听林中动静,观察树木的生长状况。
对从小在五更寮长大的陈赞松来说,这片100多亩的原始森林,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小时候,那些上百年的树木遮天蔽日,他和村里的孩子们时常到林子里采红菇、捉迷藏,渴了就掬一口山泉喝下,饿了就摘一片野生木耳咀嚼,累了就躺在巨大的枯木上小憩……
由于家境贫寒,陈赞松从没走出过大山,年轻时务农为生,靠采摘森林里的中草药贴补家用,如今年迈,孤身一人,当地政府从2010年起雇他看管这片森林。尽管收入微薄,陈赞松却心满意足,尽职尽责。不管什么天气,他都坚持每天到林里走一圈,林中不少蜿蜒小道,都是他亲手劈荆斩棘,一步一步用脚踩出来的。巡山一次往往需要两个小时,嘴上说着“不累”,陈赞松的衣服却常常被汗水浸透。
在五更寮森林附近,有一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五更寮土高炉群。1958年“大跃进”时期大兴炼钢,这里建起土高炉三排24座,现在仅存一排。
“我是亲眼看着那些树怎么没掉的,心疼啊!”短短一两年,这片承载着陈赞松美好童年的森林,就倒在了时代的滚滚车轮下。
“当时高炉日夜轰鸣,五更寮的林木都被砍来当柴烧,山头光秃秃的。”回想当年,陈赞松满是惋惜,他指着眼前的一棵参天大树说,能幸免于难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棵质地坚硬、不适合剖来烧火的树种。
“大炼钢”结束后,生命力旺盛的五更寮原始森林开始复苏。林业部门注重管护,严打乱砍滥伐,村民也懂得了自觉保护这条防风的绿色生命线。现在的五更寮森林树高林密,曲径通幽,多年无发生一起资源破坏事件,所在的上田村森林覆盖率达81.25%。
陈赞松膝下无子,五更寮原始森林就像他的孩子一样。习惯了每天穿梭于林间的他,用汗水浇灌了一棵棵林木,尽管步履日渐蹒跚,但只要还走得动,他还想继续用脚步丈量这片生生不息的森林。
本报记者 林双伟 通讯员 郭碧燕 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