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永豪楼 沿村中的防洪堤漫步,永豪楼楼主黄达日讲述着那些曾经的过往:“这条防洪堤有三百多米长,呈关刀样,风水上说能治煞驱邪。此堤至今仍非常坚固,完好无损……” 不一会儿,我们就走到了永豪楼外的古老码头。这里已没有了昔日热闹忙碌的景象,反而显得有些凄凉。黄达日说,村里有许多这样的码头,这些码头使用了一百多年。当年每天往来这里的商船无数,家乡的土烟、黄麻等运往广东等地,而洋油、洋火等日常用品源源不断地运回来。 拴船的松木在码头边依稀可见,仿佛在述说着辉煌的历史。站在码头上,当年繁华喧嚣的场景在我们的脑海变得越发清晰。 绕过外墙,就是永豪楼外院。传说中高大华丽的正门早已倒塌,砌门的石雕和石条散落在各处。在与楼中居民的交谈中,永豪楼的历史逐渐清晰起来。 据了解,永豪楼真正的楼名为五福楼,是一座“五凤楼”,由抚市黄姓十三世宠斋的五个儿子做生意发财后建起的,至今有两百多年历史。因老二黄永豪在家主持建楼,后来人们都习惯称它“永豪楼”。传说建造永豪楼花了几千担银子,这座占地10360平方米的土楼,从开工到全部装修完成,一共持续了18年。 走进这座已经有几分残破的土楼,惊叹于土楼的高大的同时,我们更被楼内精美的木雕,木结构装饰,鲜活的石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深深吸引。 黄达日领着我们在永豪楼穿梭。整座楼有31个厅,400余个房间。主楼高5层,前院设有文馆和武馆。进入到内院要跨过3道门,每道门都用大理石装饰。内院左右各有一条宽敞的走廊,连接10个单元,进入单元内的地面,都用雕花的大理石镶嵌。每个单元又有独立的副楼和庭院。正厅内用巨大的匾额、豪华的木门、细致的泥塑装饰,精美的木雕和鲜活的石雕都在演绎着一段段历史故事。 然而,毕竟时过境迁,外院的学堂年久失修,有些地方已经破损。楼内的17户人家多数外出务工,只剩下老人。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闭着眼静静地靠着墙坐在台阶上,让人感觉到时间在这里显得格外缓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