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面,解决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条件这些基本问题。围绕重点难点,至少在五个大的方面要下大的决心:一是提高老百姓的收入问题。要通过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贫困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通过各个方面的扶持,发展产业、提高收入,来解决一批人的脱贫问题。二是通过建档立卡,初步汇总起来还有上千万贫困人口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地方,很多地方是生态保护区和水源保护区。这五年时间要下最大的决心把他进行易地扶贫搬迁。国家要下最大的决心。采取发行债券的方式,并从多方面筹集资金,解决老百姓搬迁的事。三是总书记说了多次,不让我们贫困地区老百姓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开展教育扶贫,特别是职业教育要下最大的决心,把全国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都提供出来,千方百计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掌握一门技能。将职业教育技能提升和就业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一批老百姓脱贫。四是通过初步分析,贫困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病致贫,占到建档立卡贫困户的42%。将医疗、卫生、保健各项措施跟上去,解决一批人口的贫困问题。通过几个一批解决以后,还有一部分人没有劳动能力、又没有其他谋生的手段,国家已经建立了全覆盖的农村低保,通过低保把这一部分人基本兜起来。国家在这些方面都有一些特别重大的措施和相关的政策,包括基础设施方面的政策还将陆续出台。 另外还有几个方面也简要介绍一下。一个是社会怎么样更好地动员。我们国家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发展好、发展快,而且我们国家大中小企业,包括民营企业也大多集中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通过广泛的社会动员,全社会激发起关心贫困地区、关爱贫困地区和支持贫困地区积极性,通过好的机制把他们动员起来,点对点到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乡村去帮扶。但是社会动员需要多种形式、多种方式,而且把这种积极性激发出来还要有很多好的措施和办法、管道和平台。我们想要采取非常有效的措施,引导相关市场主体、非政府组织、公益性组织行动起来。 还有,贫困地区基层各级党委政府、基层组织一定要发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这种主动为老百姓排忧解难的精神和态度,全力以赴推动各项工作。贫困地区一方面需要国家的支持,需要各个方面的支持,但另一方面我们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要充分调动起来,对贫困地区怎么样发展,贫困地区的基本情况最了解的是贫困地区基层干部和贫困地区老百姓自己,我们有强烈的愿望,但是必须要主动起来,要跟上去,不能“等、靠、要”。要真正发扬“宁要苦干,不要苦熬”的精神,全力以赴把国家的政策用好,用到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的身上,用到点上去。 第四方面,对我们本身老百姓这块还要好好地找典型,宣传典型激发老百姓自身的内生动力,老百姓、帮扶对象要真正动起来。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要积极参与产业,要把孩子教育好。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采用好的组织动员机制,把老百姓有效的组织起来,发展生产、发展产业,走出去就业,以及改善自己的生产生活条件。实际上东部地区都有一些很好的经验。 第五方面,通过媒体界支持宣传,在全国形成一个大的氛围。弘扬和赞扬贫困地区自力更生的好典型,定点扶贫的好典型,东西协作的好典型。通过媒体宣传和社会宣传,形成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打好总体战,为7千万贫困人口做实事,做善事,为他们脱贫出一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