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眼下,我省第四批下派驻村干部3年驻村期已过半,他们为村子带来哪些变化?近日,记者走访了多个三明市的省派驻村干部所在村。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村子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锻造一支团结能干的干部队伍;精选精准扶贫项目……为了所在村的发展大计,驻村第一书记们纷纷亮出实招。 破解“村财”难题 “村集体收入难题不解决,扶贫的长效性很难显现。”泰宁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黄秀琦说,在泰宁,大部分的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存在“无资金、无资源、无资产”的现实情况。目前,全县有76个村存在负债、无任何自有收入的村5个。 在当地干部看来,省、设区市派驻村干部来到基层,向上争取了不少补助资金,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观。但令他们担忧的是,驻村干部一旦期满回去后,这些村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将如何走?“单是村里的基础设施运转和维护就需要一笔资金,而若没有村集体收入,难以为继。”泰宁县朱口镇镇长宁建勇说。 怎么办?在领队张志坚的带领下,省直部门6位驻村干部想了一个好法子。每人利用从省里带来的15万元扶贫资金,再筹措5万元,6人一共120万元,集中在一起,打破地域限制,选择了区位优势明显的朱口镇音山村(高速公路出口附近)作为扶贫产业所在地。利用这120万元,再争取其他方面的支持,共筹集575万元,新建15亩的温控大棚。大棚建成后,租赁给中铁集团运营,7个村每村每年可获得5万元的村集体收入。目前,泰宁县政府已经和中铁集团签订协议,未来几年,总投资2000多万元的农业观光、采摘、科普项目将在音山村成形。 “3年的时间很短,受限于资源、交通地理环境等因素,如果我们每个村都一股脑儿地上项目,成效未必好。如今,大伙儿把资源、力量集中到一块,抱团发展,利用大项目带动发展,受惠面反而更广了。”朱口村第一书记温曜圻如是说。 泰宁县也大力支持该模式,县财政安排了1200万元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专项基金,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安排帮扶资金,作为村集体投资股权,力争探索出不同类型村,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