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强的农户有发展机会,劳动力弱的家庭也有办法增加收入,屏南县积极探索金融扶贫新模式,实现扶贫效益可持续——
东南网10月1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吴旭涛 王国萍 通讯员 张尚瑶)
2008年,屏南被列为全省唯一的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试点县。2014年11月,屏南成为全国第二批34个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承担扶贫开发综合改革试点任务。在扶贫开发的试验田里,如何做到精准,实行能造血、见实效、可持续?
金融扶贫成为突破口。屏南搭建从县到村的小额信贷三级联动平台,实现金融扶贫不出村;创新推出三种金融扶贫模式,让有劳力和劳力弱的家庭都能享受到金融活水带来的可持续扶贫效益。
贷款跟着产业走
近日,记者来到屏南岭下乡横坑村,10多亩由屏南瑞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当地村民合建的葡萄园长势喜人。
“这10多亩葡萄园,公司前期投入约20万元。村民加入合作社后,把每人5万元的小额贷款借给企业使用,企业支付利息,并无偿提供基础设施、肥料和技术辅导等,村民出工打理,前3年的产出完全归村民所有。”公司负责人倪亨代说,目前大约有10户贫困户加入。
县委农办主任胡小青介绍,信贷扶贫有三种模式,即合作服务型、承包管理型、信托分红型。瑞恒与贫困户之间属于合作服务的模式,即经济实体优先提供贫困户富余劳动力就业,为自主发展产业的贫困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保姆”式服务。村民不但获得了种植和劳务收入,还学到了技术。后期还可以成为企业的骨干技术人员。目前,屏南已有3个经济实体加入这种模式,带动50户村民。
对致富能力更强的村民,屏南设计了承包管理型的金融扶贫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统一规划项目、统一提供贷款担保服务、统一承包土地、
统一建设农业设施、统一提供技术指导、统一提供营销服务,根据贫困户的意愿和能力将项目分给贫困户管理,自负盈亏。
长桥镇半圳村的茶树菇专业合作社就采用这种模式。该村200多户村民大多从事茶树菇栽培,原先都是大家自己搭简易棚,浪费土地资源,产量也不高。两年前,村民何韵辉发起成立合作社,出资建设标准化菇房,再把菇房承包给村民经营。去年底,合作社6名成员共同出资,已完成50个标准化菇房建设。
村民何道齐在上一轮种植中尝到了甜头,今年发动家人又租了4间菇棚。“进驻标准化菇房虽然要花租金,但每个菌包产量可以达到原来的两倍,质量和售价也比原来高,算下来效益高多了。”他说。
“贷款跟着产业走,是屏南金融扶贫的基本经验。”屏南县委书记程树平说,通过整合资源,县里对食用菌、高山蔬菜、竹业等10个产业进行科学规划,建设10个高优农业示范园区,将农业产业扶贫示范园区建设成扶贫对象创业就业的载体和服务平台。目前,已建设5个产业园区,吸引30个经济实体参与产业扶贫,带动了600多户贫困户发展,促进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贫困家庭全覆盖
有了以上两种金融扶贫模式,拥有劳动力的家庭获得了发展机会,但劳动力不足的贫困家庭怎么办?
屏南进行大胆尝试,创新了信托分红的产业扶贫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贫困户将小额信贷资金委托产业扶贫服务中心认定的经济实体经营,连续3年,每年享受15%以上的分红,农户分红收益再投入自主创业或留在经济实体经营。
50岁的郑贵生是棠口乡贵溪村的贫困户,父母和妻子均得了重病。他耕种家里的4亩地,一年纯收入约一万元,但3人的医药费让他难以承受。今年,村支书陆万建建议他加入信托分红,以小额贷款5万元入股村里的兰花基地。今年8月,5万元小额贷款已按协议委托白水洋兰花有限公司经营,企业向他支付每年24%的分红。扣除利息,再加上县里2500元的贷款贴息,他明年可获得超过1万元的分红。目前,贵溪村已建档的26户贫困户中,有16户加入了这种扶贫模式。
据悉,这种信托分红模式通过资金、土地等信托管理,一般贫困户户年均增收在5000元以上。目前,屏南已有15家企业加入这种模式,涉及到兰花、葡萄、食用菌、酿酒等产业,带动贫困户310多户。
为实现扶贫小额贷款全覆盖,屏南已建立起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三级平台,实现金融扶贫不出村,即建立一个小额信贷促进会、一支金融协理员队伍、一批村级金融服务站点、一套贫困户信贷信息档案、一个金融服务信息互动网络、一笔扶持资金,构建起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基于该平台,贫困户办理5万元以下贷款,当天就可放款。
多重保障保安全
金融扶贫引来“活水”,但是,如果村民或企业种植和经营亏本,产生不良贷款怎么办?
“村民贷款,大多用于种植菇类、板栗和蔬菜,风险不大。如果真的有一时难以还款的村民,我们有过桥周转基金帮助临时渡过难关。”胡小青说,金融扶贫运转几年下来,还没出现不良贷款。
对企业来说,加入小额信贷扶贫的企业均通过严格的考察,并有相应的抵押。以白水洋兰花有限公司为例,经考察,公司属龙头企业,资产负债率较低,产品市场前景较好,符合信托分红经济实体的条件。
同时,为降低信贷风险,屏南在建立起较完善的农户信贷信息档案的基础上,通过农户出资、财政扶持和社会资助等渠道,筹集1600万元资金建立担保贷款风险金;对2万元以上的小额贷款实行农户向促进会反担保的措施,贫困户通过自然人信用担保、林权抵押担保、土地经营租赁质押担保等10多种方式向促进会提供反担保。今年1-7月,该县为贫困户推介担保小额贷款6500多万元,累计推介担保小额贷款达2.7亿多元,基本做到贫困户小额贷款需求全覆盖,并实现推介担保贷款回收率100%。
“有了这些金融扶贫模式,贫困户在屏南都有发展机会,这是现阶段农村金融扶贫的有益尝试。”胡小青说,接下来,县财政将每年预算安排精准扶贫专项资金400万元、社会帮扶资金1000万元,争取信贷资金5000万元,整合强农惠农政策资金,加大精准帮扶投入,以确保2018年实现2975户、1.038万人稳定脱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