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宁夏固原西吉县将台乡保林村农民谢素霞有了一份新工作,在村附近的蔬菜基地从事蔬菜分装,这份工作让她每月增收2400元。 习近平总书记讲:“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十二五”期间,农民收入实现年均增长10.1%,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2010年的41.1%下降到2013年的37.7%,5000多万人摘掉了“穷帽子”。一个个数字变化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触摸到农民生活的新变化、农民致富的新路径、农村社会的新面貌。 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1%:农民钱袋子越来越鼓 63岁的汪从炯是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白帽镇的农民,生姜种植能手。“今年我种了8亩多生姜,估计亩产6000斤以上,鲜姜按每斤2元算,收入估计近10万元。” 过上好日子、富日子,是中国农民千百年来最大的梦想。 “2014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892元,比2010年增加近4000元。‘十二五’以来年均增长10.1%,目前增幅已连续5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高于GDP增速,连续11年保持较快增长,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突破万元大关。”谈到“十二五”时期农民收入增幅,农业部部长韩长赋的话掷地有声。 农民持续增收,离不开党的政策支持。5年来,党中央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新世纪以来,连续出台了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持续增加“三农”投入力度,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数据显示,2011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2013年达1.38万亿元,“十二五”前三年“三农”投入就超过了“十一五”的总和。2014年,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四补贴”资金达到1681亿元,比2010年增加了455亿元。 在一系列政策的助推下,我国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迈出新步伐,农民增收致富路径更宽,农民钱袋子越来越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