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头条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漳浦锦江楼:“闽南土楼建筑群中的奇葩”
2015-10-22 15:13:31 张文艺 陈毅聪 姚鸣声 蓝智伟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康金山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漳州10月21日讯(通讯员 张文艺 陈毅聪 姚鸣声 蓝智伟 文/图) 虽然过了国庆节大长假,但来到漳浦深土锦江楼参观的游客还是络绎不绝,或好奇,或研究,总想要把这座独特的“国宝”探究一番。这个月以来,来到这里游客已超过三千名。

  据悉,锦江楼(亦称江头楼),位于漳浦深土镇锦东村,距县城约20公里,系全国重点文物。楼分内、中、外三圈,三层内通廊式土圆楼。内圈楼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由江头村林升泽建,中圈楼及外圈护厝由其妻李灿于清嘉庆八年(1803)续建,迄今200多年。

俯瞰锦江楼

游客在锦江楼内参观

  风雨飘摇中独特建筑

  走进这座内高外低三圈内通廊式圆形土楼,外圈楼为双向坡顶,均为平房,分隔为37间,每户都有一座厅间和1至3间房间不等,足见建造者的用心。只是,墙面已经有些破烂,顶楼的瓦片也开始零落……如今,这外圈还有两户人家居住。一名居住于此的70多岁老太说,这里有着几代人的记忆,只是现在年轻人都往外跑了,也显得凄凉了。

  再往里走,就是中圈楼,这中圈楼共设24间隔间,形成小阁楼,即“楼中楼”。中圈楼的楼门与内圈楼楼门样式相同,且处于同一中轴线,虽然楼层有些破败,但结构仍与内圈楼保持一致。

  整座土楼的精华部分——内圈楼。走进内圈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中央的一口水井,井口有一个小圆洞,刚好能容下一个水桶上下。据锦江楼管理人员林振德介绍,这井水质清澈,曾经,这口井满足了楼内人们的用水需求,连楼外的人们都常来取水呢。

  在锦江楼的内圈,第一、二层作为日常的生活起居之用。以前,家家户户在走廊上做饭、吃饭,相互之间根本没有秘密。第三层没有隔墙,是一个环状统间,专供内眷们娱乐休闲。碰上兵灾匪患,这里就成了男人们集中的地方。第四层是一间只有28平方米的小屋,屋子虽小,却是战时可以瞭望敌情的谯楼。四层楼的每个房间都设有铳孔,从外部看,高出三层楼顶半米的外墙密布着铳孔和排水石槽。这样一座以“凝内御外”为主要功能的土楼,无疑是林升泽老年时最大的梦想。

  此外,这三层楼的墙面上都是一片焦黑,别具风味。据介绍,锦江楼建成后,土楼里人丁兴旺,每家每户都在里面烧饭,就将墙壁熏得焦黑,这也是土楼繁盛的一种见证。

  如今,在漳浦县旧镇和深土交界处的浯江东岸,有著名的“五星三楼”慎修楼、瑞安楼和锦江楼,前两座年久失修,有不同程度的损毁,唯有锦江楼经历二百余年,依然完好无缺。

锦江楼与门前闽南民居

游客在锦江楼前拍摄留影

  前世今生里动人故事

  深土镇锦东村的林氏,是漳浦旧镇乌石林氏的分支。当时锦江不叫锦江,也不叫锦东,而叫江头,即是浯江出海口,大潮可以到这边,大潮来的时候三面环水,锦江地面就成了一个半岛,一旦大潮退去,这边又变成一个江边的渔浦(滩涂)。

  据记载,锦江楼,系清乾隆五十六年林升泽始建。有人曾根据一些相关史料记载粗略估算,这样一座土楼的造价至少也需要万两以上的白银。在林升泽生活的清朝乾隆年间,20两白银足够一户普通人家一年的花销,而当朝七品官员每年的俸禄也不过大约45两。林升泽到底是做什么大生意,才能挣够建造土楼的上万两白银呢?据林姓后人介绍,祖上能盖成这座楼,与一根扁担有着莫大的关系。别小瞧这根扁担,每逢大年三十晚上祭拜祖先的时候,就得把它拿出来纪念,后代子孙都来瞻仰。

  据说有一次,林升泽在浯江桥头墟那个地方捡到一匹布,就到墟上去找这块布的失主。结果没人来认领,他就交代别人,如果有人知道这布是谁的,让对方到江头这边来找他,并告诉别人他的名字。结果连续三个圩日后,有一个人来了。

  丢失布匹的人叫戴敬,是漳州的一个布商,这匹布对他来说很重要,因为他把一张货单夹在里面。忠厚诚实的林升泽不但没有昧下捡到的东西,而且还到处寻找失主,这让戴敬很感动。在了解林升泽的家境后,他给林升泽出主意,让林升泽运本地的土产上漳州,他可以帮助推销,再从漳州带货回来贩卖。

  在林升泽的画像上,我们看到他的手掌宽大,可以想象,当年他就是用这双手抓着那根扁担挑着货物,一次次往返于漳浦与漳州之间。在戴敬的帮助下,林升泽慢慢开始挣钱了,后来他干脆雇了几个帮手,长期贩运。如今,在锦江楼内楼的石匾上,题刻着“乾隆辛亥年端月谷旦建”,说明锦江楼始建于1791年农历正月,那一年,林升泽64岁。  

  沧桑变化后希冀新生

  三环式土楼,一环平房,二环二层,三环三层,一环紧扣着一环,有序排列着。从外到内,一环又比一环高,远远望去,如金字塔一般,气势非凡…… 在福建土楼中,永定、南靖、平和等地的圆楼,不管是双环式还是三环式,都是外高内低,唯独这座三环式的锦江楼正好相反,第一环平房,第二环二层,第三环三层,从外到内一环比一环高。

  远远看去,锦江楼就像金字塔一样,表现出一种不同凡响的气势。全楼形式独特,在闽西南土楼中是仅有的,被称为“闽西南土楼建筑群中的一朵奇葩”,其建筑形式和建筑历史均有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吸引不少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浓厚兴趣。上世纪八十年代,锦江楼曾作为省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欢乐英雄》、《阴阳界》主要外景地;2006年5月20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经过200余年沧桑变化,锦江楼已经有些破败,墙面剥落,地板上石头裸露,木板也开始有些晃动……对此,深土镇锦东村村主任林发明说,锦江楼于2008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一直有进行简单的保护维修。“2010年有相关部门对锦江楼做了一个规划设计。今年,政府拨了一笔款项进行维修保护,现在是招投标阶段,未来规划成旅游景点。”林发明说,目前,正逢沿海大通道漳浦段大建设时期,如何对接交通要道成了村里重要议题,也希望把这个“国宝”保护得更好!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 2015-10-18莫文蔚低调逛南靖土楼 休闲装加墨镜显强大气场
  • 2015-10-08国庆“黄金周”过半 南靖土楼游客突破16万人次
  • 2015-09-23全国网络媒体记者集体走进永定 探访美丽神秘的客家土楼
  • 2015-09-22当青春的诗歌邂逅古老的土楼
  • 2015-09-17龙岩新民:聆听土楼“黄金时代”的故事
  • 2015-09-17《诗刊》社第31届“永定土楼·青春诗会”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