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民俗盛会,八方虔诚朝礼。
近段时间以来,让柘荣及其周边地区群众在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刚举行的第三届中国·柘荣马仙信俗文化传承活动。巡游活动中,一万多人分成彩旗队、彩车队、管乐队、腰鼓队、舞龙、舞狮队等方阵,身着各色服装,场面蔚为壮观。柘荣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活动的开展,主动介入,积极引导,使马仙信俗文化保持鲜活的生命力,从而得以有效传承和发扬。
柘荣马仙文化由来已久,是继闽浙民间女神妈祖、陈靖姑之后的最具影响力的女神信仰。2008年,柘荣县提出以“政府主导,民间筹办,部门推动”的总体思想来举办首届马仙文化节,扩大了马仙信俗文化的外界影响力。2009年,柘荣马仙信俗文化被列入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当地政府与群众一条心,官方力量和民间力量拧成一股绳,相辅相成,默契配合,弘扬和发展马仙信俗文化系列活动如火如荼进行着。
柘荣县把弘扬马仙信俗文化作为实施“生态养生城”发展定位的重要载体,按照县委作出全面建设“五特好柘荣”的决定,将做活“一位仙”纳入到文化建设框架中。积极围绕“做活‘一位仙’,加快马仙信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目标,采取一系列具体有效的措施来保护、传承、开发和利用马仙信俗文化;坚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推动马仙信俗特色文化产业化,助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通过政府、民间团体等的共同努力,马仙信俗文化于去年12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柘荣县成立马仙信俗保护工作领导小组,鼓励并支持马仙文化研究会、马仙信俗协会、十三境董事会、马仙庙董事会等民间社团组织开展传承、保护、研究和管理工作;将马仙信俗保护工作纳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柘荣马仙信俗保护实施方案》、《柘荣马仙信俗“十三五”传承保护规划》等,引导马仙信俗活动规范、有序开展;组织专家学者深入研究马仙文化,并与香港中文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协商建立研究基地,举办学术研讨会等。
做活“一位仙”,提升文化核心价值是关键。柘荣县进一步整合马仙信俗文化资源,融入当代人的情感认同,丰富和完善马仙健康平安文化精神的功能定位,提升马仙信俗文化的社会价值;持续深化以马仙信俗文化为依托的养生理论研究,提升马仙信俗文化的学术价值。
做活“一位仙”,丰富马仙信俗文化资源底蕴。柘荣县加强马仙信俗文化的宣传推介,积极设立马仙信俗文化创作基地,最大限度挖掘和利用马仙信俗文化资源,不断丰富马仙信俗文化底蕴和内涵。加快建设马仙信俗文化活动基础设施,大力拓展东狮山马仙信俗文化主题公园项目,着力开发马仙信俗文化旅游景区,不断夯实马仙信俗文化产业发展“硬”载体;深度整理利用马仙信俗文化文献资料和人文景观,举办融学术研讨交流、传统仪俗展演为一体的马仙庙会文化活动,切实增强马仙信俗文化产业发展“软”配套,有效提升马仙信俗文化影响力和吸引力,促进文化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马仙文化与柘荣的旅游资源是相互融合的,开发前景十分广阔。”柘荣县旅游局局长庄秀敏说,马仙道场所在的省级风景名胜区东狮山与世界地质公园太姥山及杨家溪一脉相承,头尾相连,素以“太姥主峰、马仙故里、东南绝顶、道教中心”而著称,是泛太姥山旅游度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东狮山马仙道场香火鼎胜,是闽东、浙南一带马仙信徒朝圣的圣地;景区气候宜人,空气清新,素有“天然氧吧”之称,是一处融自然风光、生态保护、休闲度假、避暑纳凉、会展旅游于一体的新兴旅游景区。
文化旅游产业化,规划要先行。该县把马仙文化的整个旅游资源优势作为一项综合性的文化产业来经营,通过市场化运作、品牌化经营,做大、做优、做强、做活马仙文化旅游产业。要从旅游的角度,从长远全局利益出发,高起点、全方位进行马仙文化旅游市场开发规划,避免破坏性、重复性和过度性开发。
据了解,目前柘荣县已投入6000多万元打造东狮山及其周边马仙文化旅游区,未来将整合东狮山、仙屿庙及九龙井等周边景观、马仙祈福科仪表演和柘荣民间文化艺术展示等资源,充分引入柘荣生态旅游、民间艺术、长寿养生等文化,注重祈福科仪规范运作,推出马仙健康平安祈福文化旅游线路,树立“中国马仙健康平安祈福中心”旅游目的地形象,力争将马仙祈福文化之旅纳入全省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同时,完善提升中国·柘荣马仙信俗文化旅游节平台,加强与周边区域旅游协作和联合,发展壮大特色民间信俗文化旅游产业,促进旅游文化经贸交流活动持续深化,助推县域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加快发展,让人民享受到文化产业的红利。(记者
范陈春 通讯员 黄元章 游松柏 林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