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排工变撑排人 码头边有白榕和香樟,两棵树撑开枝冠,形成迎客的小拱门。听说竹排的行程有一个多小时,望着艄公林上树竹篙一点,不由问道:这里的村民专门学过划排吗?年过50的老林回答:半山人艄排的历史有300多年,年龄稍大的男子几乎都当过艄排工人,20多年前自己就以此为生。 村民以林姓为主。过去,男劳力放木排、竹排到樟湖坂、水口、福州一带,女劳力在家做装排用的竹钉。从尤溪到福州,水路150多公里,趁着蒙蒙亮的天光开排,一趟下来约需一周时间。搭窝棚、支锅灶,食宿都在排上。途经大大小小的险滩五六十处,在福州港泊好排,办完木材运送交接手续后,艄排工人会买几瓶烧酒、点几样荤菜犒劳自己,再结伴到福州城逛一趟,买些酱油、带鱼、雪片糕回家。 竹排之行野趣多 每年5月间,是白鹭的孵化季节,也是观鸟的最佳时期。村支书林上斗想吸引白鹭聚集到靠近码头的半月岛一隅,形成一个新景观。那段时间,负责经办的林上树几乎天天都要出船,下河打捞七八斤小鱼。头5天,白鹭不敢下来,后来胆子肥了,连人都还没有摇船离开,就从树梢一下子扑来十几只,一只能吃下四五头小鱼。 入秋时节,这段河流水位下降,透出几分“山寒水瘦”的凉意,比不上在炎炎夏日坐竹排那般清爽惬意,但充满野趣的行程仍让人目不暇接。岸边有树径够四人合抱的香樟,由于水质的改善,捞螺的人也多了。半月岛外沿,布满着见泥生根、死而不倒、倒而不朽的淡水红树林,楠木、野生桂花、五里香等植物夹生其间,杂乱交叠…… 生性孤独的翠鸟兀自在汀渚徘徊,当地人管这种鸟叫“钓鱼精”。林上树说,翠鸟一头扎入水里叼小鱼的动作,跟扔出的石子一样麻利。 祖辈口口相传的风水林就长在半月岛上,禁忌让这里人迹罕至,悠然地逃过某段时期的乱砍滥伐,成为几近原生态的“世外桃源”。 据说半山村尚存明代至民国时期的古民居16座,坐竹排的最后一个观赏点却出乎意料地安排在对岸的汶潭村莲花寨。弃排上岸,没走多远就能望见用鹅卵石砌筑墙基、呈长方形的土堡,这座建于清康熙年间的古建筑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墙厚两三米,上有垛口、角楼、跑马道,中间大坪、库房、起居室俱全,堡的四周防御沟壕痕迹还很明显。 空荡荡的莲花寨内,四处高悬簇新的红灯笼,留着一方旧时的练武石锁,重达180公斤。看门上一张褪色、破裂的红纸布告,可知当地曾于2009年对古堡略加修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