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头条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寿宁美丽乡村建设掠影
2015-11-09 11:40:34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康金山 我来说两句

寿宁县下屏峰村

“干干净净、漂漂亮亮、舒舒服服”,寿宁县正在积极推进的美丽乡村建设得到了广大干群的热烈响应和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县各个角落轰轰烈烈展开,遍地开花……

寿宁是廊桥之乡、茶叶之乡,该县连续两年主要经济指标考评位居全市山区县第一。经济快速发展了,如何让占到70%的农村人口实现小康,生活质量和环境得到快速改善,成为了寿宁县委、县政府当前的工作重心。该县按照“特色发展、差异发展”的思路,把造福工程与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相结合,精心打造宜居乡镇和宜游乡村,涌现出“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西浦村、“中国传统古村落”下党村等一批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美丽乡村样板村。

美丽乡韵

村子跟花园一样, 生活比城里舒服

30年前,下屏峰村土木房、茅草屋连片,村庄又脏又乱……如今,进村“小高速”公路笔直宽敞,村道干净整洁,座座崭新的砖混楼房林立,脐橙、乌龙茶漫山遍野。许多村民还到广州、泉州等地经商,大家的生活富起来。去年,该村还被列入市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村里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进一步得到改善,向发展生态休闲观光旅游产业大步迈进。

像下屏峰村一样,下党乡的各个乡村在上级党委、政府及各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面貌已是焕然一新。

多年来,下党乡利用各种机遇,先后引导自然村群众向位于交通主干线的下党、杨溪头、下屏峰村集聚,按照村庄整体规划,完成街区道路全部水泥硬化、饮水安全工程、电网改造等配套设施建设,逐步实现人口居住集中化、居住条件大幅提升。

“六朝烟雨一涧廊桥三碇石;百代风光双溪流水四城山。”千百年来,西浦伴着流水,沐着柳烟,以淳朴的方式演绎着自己的传奇,以江南水乡独有的清新脱俗之美步入人们的视野,在喧嚣的都市之外,为行在旅途的人们寻得一片可以归属的心灵净土。

笔者在寿宁县武曲镇塘洋村看到,这里的民宅整齐划一,河滨公园生机盎然,荷花鱼塘点缀着优美的山村,让人惬意舒心。村民们说,自从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城乡差距越来越小,村民生活过得比城里人还舒服,闲暇时大家都不打麻将了,改成打篮球、跳广场舞了。

美丽产业

打造特色产业,乡村也能显身手

在森林茂密的寿宁县下党乡下党村后山,25岁的下党村返乡创业青年王培根正与同伴查看厂房建设情况。今年初,长期在外经商的他被家乡发展前景吸引,带回4个年轻同伴,5人共同出资近100万元,设立星农畜牧专业合作社准备养殖野山羊。他说,“我们看中家乡的好山好水,加上村里推广定制消费扶贫项目,不愁销路,我们只要专心把羊养好。”

下党乡村之变,还变在增收之道。立足生态做文章,下党利用丰富的山林、水电资源,能人带动,以“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茶叶面积5200多亩、脐橙3000多亩、锥栗2000多亩、毛竹2000多亩,新建油茶基地400多亩。建成较大规模茶叶企业5家,生态农业风生水起。依托境内优美的生态和下党、杨溪头、碑坑等古民居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生态休闲旅游。

笔者在寿宁县西浦村境内的202省道线上看到,一排排徽派建筑上挂着不少“饭店”、“农家乐”的招牌。尽管错过了每年六七月的最佳旅游季节,村子里仍旧可以看见三三两两的游客。自从村子里发展了旅游业,村民们借着“生态”、“文化”、“魅力”的乡村招牌,开启了经商致富之路。

缪慧珠就是当地第一家经营“农家乐”的老板,她告诉笔者,两年前她所经营的“农家乐”已经可以带来10多万元的收入了。今年收入如何,她笑着说:“我们自己经营,没干专业的记账活,估计有20多万元吧。”

近年来,随着西浦村、犀溪漂流的旅游开发及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旺季时可吸引来自周边、省内甚至北京、上海的游客。“游客大多上午游览西浦村,中午在西浦村‘农家乐’就餐,之后进行漂流项目。”犀溪镇工作人员缪忠良告诉笔者,今年犀溪镇已接待游客约8至10万人次,游客的这种行程安排就逐渐带动了西浦村“农家乐”的发展,目前仅西浦村就有6家“农家乐”,5家农家客栈。

一个个环境优美、文明发展、社会和谐的美丽乡村将在寿宁崛起!(吴加元 文/图)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 2015-11-09乡村校 萌出莆仙戏新芽
  • 2015-11-03论简政放权背景下的乡村治理
  • 2015-11-02我省成立美丽乡村发展促进会 聚焦闽台现代农业合作
  • 2015-10-29长泰10公里乡村定向越野挑战赛11月在马洋溪举行
  • 2015-10-28闽台共建美丽乡村大学生创新创业微电影大赛举行
  • 2015-10-27周宁:让每个乡村都拥有“拿手绝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