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曲一景 一汪水:潺潺声中揭开“水面纱” 湿地公园,顾名思义,水是源泉。公园内大大小小的小溪,分布不一的20多口池塘……都少不了它。潺潺的水声中,水文化在这里慢慢诉说。 “湿地公园的水从墩头水库引流而下,流域面积达6平方公里。”湿地公园设计代表林敬民说,公园其实是个山谷,周围都是山,公园里最大高差达到280米,而从水源地墩头水库坝顶到公园的高差也有40多米。 高差给引水带来了难度,特别是引到池塘中的水。由于土地不平整,为了让水自上而下,得做个引水渠引领水往下,而每口池塘的高差也要控制好,否则水无法流入。在引水到各个池塘时,设计单位就曾碰到这样的情况。的确,公园内水跨度达1.5公里,要做好引水的文章确实不易。 水引来了,如何“保护”它?在湿地公园的三大区间构造中,其中,生态净化区就发挥着水保的功能。 仔细观察,湿地公园内,每口池塘边上都种植着各种水生植物,除了观光,他们更多的是发挥着生态净化的功能。 流水从高处落下,搅起了池塘底部的浑浊物,而睡莲、再力花、狼尾草、茭白等植物,带有负氧离子,能够吸收粉尘,在晴天并且没施工的时间,甚至可以让水达到清澈见底的效果。 “其实水库水还好,我们做净化更多的是考虑到长远的水源。”林敬民说,做了10多年园林景观设计,在一些大城市,常常是用污水处理后的水或是雨水来作为景观用水,这时候净化就必不可少。以后,湿地公园说不定也要采用污水或雨水来节约水资源。 水,乃生命之源,灵动之物。有水的地方就有活力。每天傍晚,在每口池塘边,总会有20-30头白鹭云集,他们在水中尽情地喝水、嬉戏…… 这个夏天,说起湿地公园,满满的都是“花语”。由水滋养而成的一片片鲜花,引爆了湿地公园。林敬民说,不管是水,还是花,那都是湿地文化的一部分。 目前,公园内湿地文化正在规划中。他们计划放置一些展板介绍湿地、湿地公园、湿地文化等。还将展示动植物文化,在各种鸟类频繁出现的地方,放上鸟类照片加文字说明;给各种树种挂上标志牌,并给每片花海设置“向导”。如此,让市民在游玩中学习,湿地科普的功效在不知不觉中达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