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甘肃兰州读大学本科期间,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借助微博大力宣传当地公益图书馆,引发广泛关注;他到条件艰苦的山区支教,中央电视台、人民网等对其事迹进行了报道;他曾获“最美大学生”、“好青年”、甘肃“十大新闻人物”等荣誉称号,入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他就是来自安溪蓬莱镇鹤厅村的刘锦华,近期正准备参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刘锦华在甘肃山区支教
宣传公益图书馆 引全国网友关注
2011年10月,19岁的刘锦华考入西北师范大学,开始了志愿服务之路。一位七旬老人在当地创办了纯公益的民间图书馆绿云书庵,多年来坚持免费开放,是附近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的读书天堂。第一次到书庵,听完馆长讲述筹办书庵与多年坚持的不易,刘锦华深受感动,暗下决心要尽己所能帮忙。此后的每个周末,他都带领志愿者来书庵,打扫卫生、整理书架、装订报刊、登记新书……
后来他突然想到,何不借助网络,让书庵受到更多人关注?于是他开始用新浪微博宣传书庵,渐渐引起网友的关注,特别是由他编辑的一条微博被转载了1000多次,书庵逐渐在网络走红。不少网友纷纷寄书捐赠,参观者、各路新闻媒体也随之而来,书庵名声大振,最终被评为中国社会组织5A级单位。
2012年春节期间,央视《走基层·最美的中国人》节目把镜头对准正在绿云书庵做志愿活动的刘锦华,而此时他已是这里最活跃的志愿者。
刘锦华接受央视采访
暑运志愿服务 异乡学会自强
2012年暑假,刚读完大一的刘锦华留在了兰州,没有回老家。他报名参加了兰州车站暑运志愿服务活动,还找了一份网吧收银员的工作,并用闲暇时间前往书庵帮忙。
“那个暑假非常忙碌。”他说,网吧工作一天休息一天,刚好与火车站志愿服务活动不太冲突,但他必须熬夜,并在第二天下班后立即赶往火车站,连续三十几个小时不休息,第三天又到网吧上班。直到第四天,他才拥有自主支配的时间,早上稍作休息之后,中午便赶往书庵处理事务,其中做得最多的莫过于对网上爱心捐书的回复。
在火车站,他与其他学生志愿者一同用真诚的笑脸、热情的服务帮助旅客,协助工作人员引导旅客安检、进出站验票。用他的话说,不回家的暑假让他远离了家庭,却在千里之外的异乡学会了自强自立。此后的几个假期,他都用来做志愿服务,几乎很少回家。
贫困山区支教 帮扶留守儿童
刘锦华经常在网上看到关于西部留守儿童的报道,他对此十分关注,希望有一天能帮帮他们。2012年寒假,中国青年报主办关爱西部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他迅速启动微博募捐,短短半个月时间,一共为留守儿童筹集了150双手套、15本字典、6个暖宝宝、50本《读者》杂志。”对刘锦华的微博募捐,中国青年报进行了特别报道。
他来到甘肃武威市留守儿童较多的中山育英小学支教。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但他们勤奋好学、天真可爱,这深深触动了他。他永远难忘那堂作文课,孩子们一个个聚精会神听课、认真做笔记,眼里满是求知的渴望。
刘锦华的行动在网上受到众多网友的关注,甘肃省教育厅在新浪微博上对他大加赞赏,并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关爱留守儿童的队伍。热心志愿服务的他曾获评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如今,他是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近期正准备参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记者吴志明/文 刘锦华/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