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决胜”全面小康 宁德扶贫仍存在农民持续增收压力加大、部分困难群体难以“齐步走”等问题,对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需要精准扶贫,攻坚克难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刘亢 项开来 郭圻 行百里者半九十。宁德30年扶贫攻坚成效显著,但与全国多数地方一样,脱贫工作远未大功告成。对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仍存在农民持续增收压力加大、部分困难群体难以“齐步走”等问题。聚焦特殊困难群体,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闽东畲族群众同步实现小康,宁德扶贫工作正进入新的攻坚阶段。 整村推进瞄准“痛点” 刚刚举行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又一次就扶贫工作做出重大部署: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面对“十三五”扶贫攻坚“决胜战”的到来,近年来宁德扶贫思路适时调整,从几家几户到突出整村推进。“一帮三年”的整村推进战略去年进入第四轮,全市33个市级重点村,由厅级领导与市直单位挂钩,下派干部担任第一支书,每村拨给20万元专项资金。帮扶部门负责加强村级组织建设,谋划发展路子,筹集发展资金,并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通过整村推进,2004年至今已有1200多个建制村脱贫,占到全部建制村总数一半。 但在整村推进成效明显的同时,一些困难群体成为全面脱贫的“硬骨头”。《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宁德各县走村入户了解到,几乎村村都有病灾户,因病致贫成了基层干部最为忧心的“痛点”。 “现在山上有茶有竹都能卖钱,只要有劳动能力过日子不成问题,最怕的是生大病,一病就返贫了。”九仙村村支书蓝朱凑告诉记者,村里因病致贫的有十户左右。 蕉城区去年因病返贫人数达1100多人,占贫困总人数的7%。霞浦县下浒镇章家洞村27户贫困户,就有20户属因病致贫。福安市康厝畲族乡凤洋村患重症村民也有好几个,村民钟雪珍前年不幸患癌,手术费用花了10多万,劳动能力大受影响。 按福建省要求,纳入建档的贫困户每年按20%比例脱困,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有干部表示,这些建档的贫困户多是家庭生产经营能力薄弱的“锅底人群”,“完成这20%难度已经不小,如果再把病灾户纳入,则是难上加难。” 除了病灾户,还有一些夹心层和边缘群体同样值得关注。像在县域,部分城镇人口无田无地,打工为生,其增收难度不比农民小。 瞄准重点人群,推进精准脱贫,福建省及早进行谋划。福建省正抓紧编制“十三五”扶贫开发规划,明确针对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支持政策延续到2020年。精准聚焦全省70多万扶贫对象、23个重点县和2200多个贫困村,突出完善基础设施、突出发展特色产业、突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务见实效。 宁德市则把扶贫规划与产业发展、城镇化、生态建设等规划紧密联系起来,坚持问题导向,精准聚焦14.5万(省定贫困线)扶贫对象、6个重点县和450个贫困村,计划2018年完成国定贫困线下人口脱贫任务,2020年,完成省定贫困线下人口脱贫任务。宁德市市长隋军介绍,此次扶贫攻坚尤其强调精准帮扶到户到人,要因户因人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多策并举,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