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 年12 月2 日,时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带领地直机关千余名干部到宁德县南漈水利工地参加清沟排障修整水渠劳动
截止到2014年末,全国还有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扶贫是最为艰巨的任务。瞄准这一短板,中央明确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目标就是不让任何一个地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掉队。
对于扶贫任务,中央业已作了分解,即到2020年,通过产业扶持,解决3000万人脱贫;通过转移就业,解决1000万人脱贫;通过易地搬迁,解决1000万人脱贫,总计5000万人左右。剩下的2000多万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全部纳入低保覆盖范围,实现社保政策兜底脱贫。
解决贫困问题,既要多渠道加大扶贫投入、加快解决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瓶颈制约等共性之举,也需要各地因地制宜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扶持之策。在这方面,不少地方进行了积极探索,逐渐走出了一条兼具中国特色和地方特征的扶贫之路,所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效也引人注目。
福建省宁德市的扶贫开发便是其中的一个生动案例。作为中国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这里曾经因经济落后而被称为中国东南沿海的“黄金断裂带”。
30年来,宁德扭住扶贫不放松,始终将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工作主线,扎扎实实,矢志不移;其涓滴成流聚沙成塔的韧性执着,是中国致力消除贫困的生动缩影,其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不懈坚守,是圆梦“两个百年”的精神路标。
30年来,宁德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立足闽东资源实际,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将扶贫开发与产业发展、区域经济、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统筹安排、合理谋划。
30年来,宁德始终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放在突出位置,选准配强村级组织带头人,充分发挥好农村党组织在脱贫致富事业中的核心作用,书写出“至贫能富”的追赶样本。
日前,《瞭望》新闻周刊实地走访了宁德各地区,以期解剖一地而观全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奉献闽东扶贫的所思、所想与所行。
宁德:30年扶贫攻坚换新颜
旧貌换新颜的背后,是宁德人摆脱贫困走向小康的丰富实践,其涓滴成流聚沙成塔的韧性执着,是中国致力消除贫困的生动缩影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溪邳村的连家船民以前在海上飘摇讨生活、陆上住破旧住房的旧景(图上资料图片)、受益于“造福工程”的福安市溪邳村连家船民新村(图下左)、福安市溪邳村村民江松彬,是村里较早一批大学生,后回村发展养殖业,如今年收入近10 万元(图下右)(拼版图片 9 月9 日摄)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刘亢 项开来 郭圻)
宁德,地处福建省东北部,土地面积1.34万平方公里,人口340万。过去,由于交通极为不便,人们一说起这,脑海中往往只有五个字:老、少、边、岛、贫。
作为中国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这里曾经因经济落后而被称为中国东南沿海的“黄金断裂带”。
30年来,宁德始终以坚韧的精神“拔穷根,挪穷窝”,从培育“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脱贫精神到统筹经济发展的六个关系,从加强脱贫一线的核心力量到整合资源形成社会合力,书写出“至贫能富”的追赶样本——按照国定贫困线标准,贫困人口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77.5万人下降到如今的11.3万人,农民人年均可支配收入从300多元增至1.13万元。
如今的宁德,铁路、公路、海路四通八达;村庄秀美、民生殷实、乡邻和睦,正将贫困落后翻页为历史。
新家园:山民下山船民上岸
地无三尺平。交通曾是宁德发展最大的瓶颈,去省会福州原先要花4个多小时,如今经高速公路仅需1小时。驱车行驶在寿宁县下党乡修竹溪畔的水泥公路上,路边可见溪水潺潺,沿溪而建的民居白墙青瓦,整洁清爽。而在1988年,下党乡还是闽东地区4个不通公路乡之一。
历史上“逐山林而居”的畲族是闽东的困难群体,畲族群众对“困于山中、因路而穷”的感受尤为深切。福鼎市柏洋畲族村,30年前70%村民散居在不通水电路的自然村。利用福建省扶贫搬迁的“造福工程”契机,柏洋村从山上迁到平地,通水、通电、通路,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如今漫步柏洋,家家门口绿树红花,有如公园,村里还建起敬老院、幼儿园、文化中心。
同样受益于“造福工程”,霍童溪畔的九都镇九仙畲族村旧貌换新颜。28年前,一场泥石流致全村31人遇难,村民钟郑英失去了10位亲人。1988年钟郑英一家搬到如今的新村安顿,刚开始全家四口人一年才收10担粮。如今两个孩子都已成家,家里电视、冰箱一应俱全。
“全镇还有六七个偏远自然村需要搬迁,我们计划5年内完成。”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九都镇党委书记陈良生说。
“以船为家、海上漂泊”的连家船民,是闽东另一个困难群体。他们常年踡缩在船上狭小空间,腿弯曲变形,被人称为“曲蹄”,受尽歧视。山民下山的同时,连家船民也陆续上岸。2013年,溪邳村最后一批船民上岸定居。至此,宁德市2.5万连家船民已全部实现上岸定居梦,海上漂泊终成闽东连家船民往事。
“小时候住在海上,特别是台风天,海浪翻滚,小船像一片落叶,特别无助。”福安市溪邳村村民江松彬,14岁时随父母上岸定居,成为村里较早一批大学生,后回村养殖海产,如今家里盖了三层小楼,年收入近10万元。
30年前,渴望摆脱贫困的闽东人有三大愿望:修建温州到福州沿海铁路、开发三都澳50万吨良港、建设中心城市。
如今,“闽东老少边,公路绕山边。铁路沾点边,坐车一路颠”的苦楚已成历史:104国道纵贯全境,福宁、罗宁、宁武高速公路连接南北、拓展腹地,100%的行政村通上水泥路,农村水泥公路达3200公里,年内实现“县县通高速”;温福铁路、合福高铁相继开通,衢宁铁路宁德段正式开工;沙埕、三沙、漳湾等港口建设紧锣密鼓。宁德的交通设施实现了从严重滞后到基本适应再向适度超前的梯次转变。
新农业:茶香果甜“金山银山”
秋阳明媚,福安松罗乡千亩高优葡萄园比低海拔乡镇晚熟了一个月,引来大批游客现场采摘。基地门口,一箱箱葡萄装车等待运往厦门福州等地。“5A品质的每斤9元,差点的也能卖到每斤5元。”友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郑金发告诉记者,这个葡萄园按“公司+农户”模式经营,有200多户农民加入,户均年收入近10万元。
松罗全乡葡萄种植面积近7000亩,去年人均收入1.3万元,采访中,有村民告诉记者,村里出现不少“葡萄新房”和“葡萄新娘”。
在友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三楼的电子商务室里,四台电脑一字排开,郑凌霄正忙着在网上卖葡萄。“去年5月开始做,一年来网络销量已占总量的15%。”郑凌霄说,他学的是观光农业,一毕业就被父亲叫回来帮忙。
福鼎市叠石乡竹洋村80后青年林文仙,放弃温州一家企业10余万年薪回乡养蜜蜂,通过微信、QQ销售,年销量已有五六千斤,最远卖到内蒙古等地,带动周围乡亲开始养蜜蜂。
与这两位年轻人一样,越来越多人把目光聚焦农村。走在“坦洋工夫”茶发祥地福安市坦洋村,主街两边茶店林立,家家户户忙着茶事。村民郭细金正在和家人忙着挑茶尖,一叶挑一芽,一斤茶青可卖22元。茶里“淘金”,她家一年纯收入3万到4万元,家里早盖起三层小楼。
“村民90%收入来自茶叶,过去拼产量,现在讲品质。”村委会主任胡晨潮告诉本刊记者,一方面引进金牡丹、金观音等高香型品种,在品质上“独树一帜”;另一方面,探索高档茶转型成大众消费品,与旅游相结合,开发伴手礼等产品。
从坦洋村走出来的郭立梅创办了自己的茶叶公司,在村里承包了2000多亩茶园,带动周边100多农户年增收近万元。“今年带着自家产的红茶参加了米兰世界博览会,我最大的愿望是让‘坦洋工夫’茶重新为世界认可。”郭立梅说。
站在寿宁县阳尾村一处山坡高处放眼望去,层层叠叠的架子蔚为壮观,架上爬满葡萄藤,远处林下喂鸡,水库养鱼。得益于交通条件改善,以往没人要的荒山陡坡,如今被“绣出了花”。
“我们是复合型经营,一地多用,一年多熟。”寿宁县天池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技术顾问张恒茂指着一片刚栽植的猕猴桃园说,桃树下的土地可以种三季,第一季是马铃薯,第二季是西瓜和花生,第三季还可以种蔬菜,大大提高了土地产出。
新乡风:传承文脉留住乡愁
虽不年不节,但福安康厝畲族乡凤洋村文化站站长钟伏龙却身着畲族特色服装,衣襟上绣着“雷、蓝、盘、钟”畲族四大姓氏,提醒畲族后人不忘根本。
在凤洋村畲族民俗展览室里,集中展示着旧时畲家常用品,有扁担楮杖、蓑衣、畲家女服饰,琳琅满目。“贪字劝人莫贪财,财是汗水做得来,酒色两字你莫想,劝郎食酒莫贪杯。”钟伏龙信口唱起一段畲族山歌。多年前他就自发搜集和整理畲族文化,衣、食、住、行、婚、丧、庆等不一而足,如今都被收进《闽东畲族文化全书》。
“首登黄榜自古八闽无双士,帝赐廉名至今华夏第一村”。福安市溪潭镇廉村是开闽进士薛令之的故乡,由唐肃宗亲赐其乡为“廉村”。村口上百株古樟树虬枝峥嵘,撑出一片清凉之地。“这些樟树都上百岁了,最老的得有好几百年。”老支书陈木成说。
历史上的廉村是闽东物流中心,古码头留存至今。顺着古官道,即来到陈氏宗祠的一处支祠。陈木成介绍,“这里刚举办了封谱仪式,从清乾隆年间到现在已修谱13次,上次修谱还是在1986年。”村里的明月祠修缮一新,专门辟为薛令之纪念馆,薛氏后代流散到金门等地,也曾多次来此拜谒。以“廉”为主题,福安市在此设立廉政教育基地,形成明月广场“话廉”、文化长廊“观廉”、明月祠“忆廉”等“十廉”景观。
走进坦洋村,一座青瓦红漆、有着280多年历史的真武古廊桥矗立村口,至今村民仍在这里交易茶叶。村道一旁坐落着清代古民居“横楼”,这里曾是坦洋红茶创始人施光凌创建的“丰泰隆”茶行旧址,现在成了“坦洋工夫”茶历史文化展示馆。
“坦洋工夫”茶有着上百年品牌历史,过去藏在深山少人识。坦洋村村支书李钦说,村里正在打造“坦洋工夫”主题公园,力争把坦洋村建成集生活居住、茶文化展示、古民居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名村。
在福鼎柏洋村新建的孝文化主题公园,孩子们嬉戏其间,孝亲的传统一直得到很好传承。村里正准备举办孝儿媳评选,由村民投票产生,获评者不仅有物质奖励,还要在村礼堂里的“道德讲堂”上宣讲。村书记王齐周告诉记者,“脱贫离不开文化文明,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
巨变因何而来
锲而不舍的毅力、因地制宜的谋划、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是引领宁德实现巨变的推动力量
福建省宁德市三都澳海上养殖区(7 月9 日摄)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刘亢 项开来 郭圻
山高路远海深阔,九山半水半分田,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30年前,宁德9个县有6个属国定贫困县,农村贫困人口超过77万。
沧海桑田鉴往知来,是什么力量引领宁德巨变?是宁德历任班子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的执着;是广大干群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韧性;是闽东人民涓滴成流、八方聚力的恒心。
扶贫重扶志弱鸟须先飞
“25年前,我在中国福建省宁德地区工作,我记住了中国古人的一句话:‘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至今,这句话依然在我心中。”10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出席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作主旨演讲时说。
1988年7月,刚就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就用1个月的时间奔赴闽东9县调研,把扶贫工作摆上重要日程,明确提出“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安贫乐道’,‘穷自在’,‘等、靠、要’,怨天尤人,这些观念全应在扫荡之列。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
“婆媳共穿一条裤子,家中连个完整的碗都没有,吃的都是地瓜杂粮。”1984年,亲眼目睹赤溪村畲族村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而深为震撼的福鼎县委报道组长王绍据,慨然投书媒体呼吁关注贫困问题。宁德的扶贫攻坚由此翻开新篇章。
当地干部翻山越岭挑来了杉木苗,送来了种兔,可山地太薄树难成材,茅草太硬扎烂了兔子嘴巴。历经10年“输血”式扶贫,赤溪村民仍在贫困边缘徘徊。
政府补助,干部捐款,村民砍竹伐木投工投劳,在山下主村所在地再建家园。1995年5月,下山溪自然村22户畲族村民成为全省第一批整村搬迁的农户。此后,赤溪12个自然村350多户畲族群众陆续搬到山下。村民人均年收入从过去100余元,增加到去年的1.16万元。
赤溪的变化是宁德脱贫的缩影。时任宁德地区专员陈增光表示,当时地委班子深刻认识到,改变闽东落后面貌不能靠一朝一夕之功,“没有锲而不舍的毅力,不愿付出艰辛于他人数倍的努力,是做不成事业的”。
时至今日,“滴水穿石”摆脱贫困的生动故事仍在闽东大地流传。在溪邳村的展览室,连家船民海上讨生活的旧景让人动容:“一条破船挂破网,祖孙三代共一船,捕来鱼虾换糠菜,上漏下漏度时光。”溪邳村村委会主任江宽全说,20多年来,省市县乡的领导始终记挂我们,年年帮扶,送鱼苗、送技术、帮资金,去年人均收入达到1.3万元。
作为闽东扶贫的一项创举,宁德市从上世纪90年代率先开始实施造福工程异地搬迁。截至去年,累计完成搬迁33万人,力争到2020年前完成剩下的1160个边远偏僻自然村7万余人整体搬迁。
“我们牢记不能只热衷于做‘质变’的突破工作,而要注重做‘量变’的积累”,宁德市委书记廖小军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30年来,宁德的班子换了几茬,但“拔穷根”的意识始终未淡,“滴水穿石”的韧劲未变,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久久为功”,持之以恒。
山海大合唱做足农文章
闽东脱贫主抓什么?增收路径如何抉择?宁德历届党委政府对此审慎思考,周密谋划。立足闽东资源实际,靠山还得吃山,靠海还得吃海。
闽东海产丰富,大黄鱼、海带、紫菜等水产量居全国前列,多年来海产养殖为当地群众带来了滚滚财源。上世纪90年代末,霞浦县东山偏远自然村茅草房里的农户,陆续搬迁到海边主村,开始靠海为生。目前全村240户人家,85户经营2000多亩滩涂养殖,年产值一亿多元。村委会主任陈李寿说,“去年行情最好,刚出水的紫菜一斤就卖5到8元,一亩滩涂产出五六万元。”
山上同样都是宝。在宁德,有几大特色农渔产业,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加速器”。首先是茶。全市茶园100多万亩,红、绿、白各种茶类兼有,茶园面积全国名列前茅。近年来涌现出“坦洋工夫”、“福鼎白茶”等一批全国知名茶叶品牌。其次是食用菌,以古田县为中心形成了全国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去年鲜品达到50多万吨,产值达40多亿元。
2008年以来,宁德市农民收入增幅都排在全省前列,得益于地方政府长期重农兴农。去年,宁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7亿元,增幅位居福建省第一,茶叶、水产品、食用菌三大主导农业累计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61.3%。至今,宁德第一产业比重在全省仍相对较高,但对农民增收拉动明显。
一些基层干部表示,近年农渔产品价格上涨明显,对农民脱贫致富贡献很大。别人认为弱势的农业,却是闽东的一大优势。“过去脱贫得益于抓好农业,今后实现全面小康仍离不开农业,尤其要发展现代农业。”宁德市农业局局长阮永光说。
2012年,宁德将小城镇综合改革、美丽乡村建设、千亩设施农业、山地综合开发、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等五项工作整合起来,五位一体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势头迅猛。目前全市共有11个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区和234个现代山地农业开发示范点,专业合作社5000家,占全省的1/5。
从贫困到小康,闽东的跨越得益于其发展方略的一贯坚守。20多年前,宁德地委提出闽东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注重效益”。其后,几任班子都在求解如何正确处理六个关系:长期目标和近期规划的关系、经济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资源开发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生产力区域布局中的山区与沿海的关系、改革与扶贫的关系、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夯实基础,聚集资源,坚持统筹协调处理好这六个关系,宁德这只“弱鸟”的羽翼逐渐丰满。采访中,宁德市市长隋军告诉记者,宁德始终把扶贫开发与产业发展、区域经济、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统筹安排,合理谋划。
强堡垒引领聚八方力量
9月7日晚上,宁德市委书记廖小军在闽浙边界的福鼎市竹洋村,与村干部和党员群众代表开座谈会,一起商讨“农村发展靠什么?农民增收靠什么?”廖小军告诉记者,现在农村新房、新路梦想都已实现,最头疼的是如何吸引“新人”。
在宁德市,每月都有个“无会周”,期间市、县领导必须驻村3昼夜,与农民一起走山头、下田头、拿锄头,同吃同住同劳动。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的“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宁德已坚持20多年。
20多年前,宁德决策者在谋划扶贫工作时,就明确提出:“农村脱贫致富的核心就是农村党组织。我们的农村党组织能否发挥这样的核心作用,直接关系到脱贫致富事业凝聚力的强弱”。
“农村脱贫重在基层组织建设,选好班子选好带头人,上级扶贫政策才能落地生效。”宁德市委组织部部长林文芳说,通过干部下派、部门挂钩,让人才、资源沉到基层,由此培育农村发展牵引力。
多年来,宁德市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放在突出位置,选准配强村级组织带头人。仅在去年,宁德就完成了对493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集中整顿,一些基层组织“无人管事、无钱办事、无心干事、无章理事”等问题得到有效破解。
截至目前,宁德市先后分四批共选派1975名党员干部到扶贫开发重点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这些干部共筹集帮扶资金8.6亿元,实施农村经济发展项目1520个。市领导负责挂钩市级扶贫重点乡镇和民族乡,市直单位干部则包户帮扶贫困户。今年,宁德市直147个单位1430名正科级以上干部,对口帮扶1987户贫困户。
事在人为,当前农村新一轮发展需要更多“新人”、“能人”领跑。宁德鼓励乡土人才扎根家乡,发挥所长,带动乡亲脱贫奔小康。蕉城区际头村支书兰高全,长期在外销售茶叶,在镇党委动员下回到村里。他带领群众发展高优茶园1200多亩,并兴办茶叶加工厂,去年实现产值2000多万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目前,全市已有上千在外有经商经验和经济实力的能人返乡创业。
在宁德,大学生回乡创业正在形成热潮。组织部给回乡大学生建档立卡,发给自主创业证书;每个大学生有两年锻炼时间,政府给予生活补贴。赤溪村建立了大学生返乡创业示范园,设立5个大学生创业点,第一个返乡大学生杜赢创办村里首家茶叶加工厂,就地收购村里的茶叶,去年创收40多万元。目前,全市回乡创业毕业生增至1300余人,创业项目上千个,带动就业人数超万人。
精准扶贫“决胜”全面小康
宁德扶贫仍存在农民持续增收压力加大、部分困难群体难以“齐步走”等问题,对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需要精准扶贫,攻坚克难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刘亢 项开来 郭圻
行百里者半九十。宁德30年扶贫攻坚成效显著,但与全国多数地方一样,脱贫工作远未大功告成。对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仍存在农民持续增收压力加大、部分困难群体难以“齐步走”等问题。聚焦特殊困难群体,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闽东畲族群众同步实现小康,宁德扶贫工作正进入新的攻坚阶段。
整村推进瞄准“痛点”
刚刚举行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又一次就扶贫工作做出重大部署: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面对“十三五”扶贫攻坚“决胜战”的到来,近年来宁德扶贫思路适时调整,从几家几户到突出整村推进。“一帮三年”的整村推进战略去年进入第四轮,全市33个市级重点村,由厅级领导与市直单位挂钩,下派干部担任第一支书,每村拨给20万元专项资金。帮扶部门负责加强村级组织建设,谋划发展路子,筹集发展资金,并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通过整村推进,2004年至今已有1200多个建制村脱贫,占到全部建制村总数一半。
但在整村推进成效明显的同时,一些困难群体成为全面脱贫的“硬骨头”。《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宁德各县走村入户了解到,几乎村村都有病灾户,因病致贫成了基层干部最为忧心的“痛点”。
“现在山上有茶有竹都能卖钱,只要有劳动能力过日子不成问题,最怕的是生大病,一病就返贫了。”九仙村村支书蓝朱凑告诉记者,村里因病致贫的有十户左右。
蕉城区去年因病返贫人数达1100多人,占贫困总人数的7%。霞浦县下浒镇章家洞村27户贫困户,就有20户属因病致贫。福安市康厝畲族乡凤洋村患重症村民也有好几个,村民钟雪珍前年不幸患癌,手术费用花了10多万,劳动能力大受影响。
按福建省要求,纳入建档的贫困户每年按20%比例脱困,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有干部表示,这些建档的贫困户多是家庭生产经营能力薄弱的“锅底人群”,“完成这20%难度已经不小,如果再把病灾户纳入,则是难上加难。”
除了病灾户,还有一些夹心层和边缘群体同样值得关注。像在县域,部分城镇人口无田无地,打工为生,其增收难度不比农民小。
瞄准重点人群,推进精准脱贫,福建省及早进行谋划。福建省正抓紧编制“十三五”扶贫开发规划,明确针对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支持政策延续到2020年。精准聚焦全省70多万扶贫对象、23个重点县和2200多个贫困村,突出完善基础设施、突出发展特色产业、突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务见实效。
宁德市则把扶贫规划与产业发展、城镇化、生态建设等规划紧密联系起来,坚持问题导向,精准聚焦14.5万(省定贫困线)扶贫对象、6个重点县和450个贫困村,计划2018年完成国定贫困线下人口脱贫任务,2020年,完成省定贫困线下人口脱贫任务。宁德市市长隋军介绍,此次扶贫攻坚尤其强调精准帮扶到户到人,要因户因人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多策并举,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
农民增收潜力待挖
“前些年商贩抢着收,一斤茶青上百元都卖过。今年高档茶收购价大幅下滑,低档茶只能挣点工钱。”坦洋村村委会主任胡晨潮说。
茶叶是闽东农业的第一支柱,全市种植面积超过130万亩,山区几乎无乡不茶。茶农茶企普遍反映,曾经“热得发烫”的茶叶经济正逐步降温,一是高档礼品茶消费热不再,二是各地竞相发展茶叶,市场竞争加剧。
不仅茶叶,水果、蔬菜、海产等特色农副产品都遇到同样问题。福安市葡萄种植面积超5万亩,产量7万余吨。今年高海拔乡镇按有机模式种植的晚熟优质品种,仍能卖到7元/斤的好价钱,但更多的却是10元3斤的“大路货”。霞浦县东山村去年紫菜行情很好,今年面积一下子扩大了1/3,供需矛盾凸显。在屏南县岭下乡,去年受北方越夏蔬菜南运冲击,部分高山蔬菜种植户甚至亏本。
一些基层干部表示,对未来农业增收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不能掉以轻心。宁德市农业局局长阮永光说,现在真是“滚石爬坡,越进越难”,特色农产品的增收潜力如何挖掘,农民致富的新增长点在哪,需要不断谋划摸索。
30年持续攻坚,大部分困难群众成功脱贫,但随之而来的也有小富即安、求稳怕变思想。胡晨潮牵头成立的茶叶合作社,下面有几十户茶农。他告诉记者,多年都按老套路,早早将茶叶包给经销商。“也想尝试新路子,但日子能过就不错了,亏了怎么办?”
寿宁县天池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技术顾问张恒茂说,山区农民比较保守,只有等你做成了才敢跟进,可晩一步市场又变了。而对于土地流转等新事物,不少农民也都谨慎以对,大学生回乡创业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土地流转。
传统种养业增收效应放缓的同时,乡村旅游开始在闽东兴起,观光休闲农业、美丽乡村开发等农旅结合的新业态发展迅速,有望成为农民致富的新增长点。但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也不少:
——投入大,见效慢。坦洋村村口建起了气派的牌坊,规划了“一园两区”,目前已投入了700多万资金。福安廉村,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生态文化村等多个国字号招牌,投入已有1000多万。这些地方目前仍是大投入少产出。宁德近年虽有显著发展,但仍处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起步阶段,财力有限家底薄,遭遇“成长烦恼”:在发展上是以见效快、拉动强的工业为重点,还是以投入周期长的旅游业为支柱,选择颇为困难。
——规划水平一般,建设管理待加强。霞浦县的滩涂摄影基地和蕉城区霍童古镇,都有上佳的自然禀赋,但开发水平一般,接待能力有限。走在乡间,垃圾堆路、废物焚烧现象也不少见。记者乘船出海看捕捞,每网拉上来都有垃圾,有渔民随手又把垃圾扔到海里。
——缺乏整体营销意识,新技术手段运用不够。宁德旅游资源极其丰富,除了自然风光,还有红色旅游和少数民族旅游资源。但目前知名度没打开,乡村旅游星星点点,无法连片成线。专家建议,整合闽东旅游资源,做好线路设计,把宁德建成长三角、珠三角的休闲游目的地;充分运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低成本推广运营。
畲族小康不能掉队
如期脱贫实现全面小康,一个民族也不能掉队。作为全国畲族人口最为集中地区,30年来宁德畲族群众脱贫有了长足进展,但由于历史等原因,相比之下仍有不小差距。
目前宁德共有畲族人口19万左右,地处偏远的畲族村庄还有300个左右,占到了全市2成以上。畲族乡村大多财力薄弱,多靠上级“输血”,难以形成扶贫合力。尤其是缺乏经济能人带动,畲族群众闯市场能力相对不足。
福安市康厝畲族乡凤洋村主任钟林荣说,村里年轻人基本都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都是老人妇女,种些茶叶、花生,日子也能过下去,但没有大的发展;尤其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一定程度靠天吃饭。不少畲族干部表示,畲族群众虽有发展意愿,但面临“缺方向、缺门路、缺资金、缺技术”等多重障碍。
相对于经济上的暂时落后,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的流失更令人担忧。近年宁德连续举办“三月三”畲族文化节,畲族群众还在传统节日举办歌会等活动,有的畲族乡村还办起了民族文化传习所。虽然抢救、传承畲族文化的行动相继开展,但在城镇化的大趋势下,民族文化传承整体并不乐观。
记者走访畲乡村寨发现,部分村寨中,畲族文化只是“印在墙上、陈在柜中”,生产生活中应用在减少。尤其随着畲族群众大量下山进城,孩子集中到中心校就读,使用畲语掌握畲族习俗的越来越少。
宁德当地干部认为,要发掘利用好畲族文化资源,打造畲族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金饭碗”。蓝朱凑说,畲族的美食、歌舞表演都可以开发成旅游产品,但难在如何设计如何营销。钟林荣说,畲族服装做工讲究十分漂亮,但现在全村就剩一个老人会做了。正在金涵畲族乡驻村蹲点的福州大学干部孙正伟认为,闽东畲族要围绕民族文化这个“金招牌”,保护和利用相结合,发展旅游和文创业。
“全面深化精准扶贫,不是选做题,而是必答题,抓好落实就尤为重要。”今年9月份,福建省委书记尤权来到福鼎市赤溪村,与畲族群众等交流,他要求宁德,一定要把扶贫对象搞精准,把致贫原因搞精准,把扶贫措施搞精准,确保畲族群众如期实现脱贫目标任务。
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宁德吹响新一轮扶贫攻坚号角:到2020年确保全市农村贫困群众实现全部稳定脱贫;确保全市450个贫困建制村通过整村推进扶贫,实现群众和村集体“双增收”。宁德踏上彻底消除贫困的新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