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组织国家艺术院团建立基层联系点20余个
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董伟(中国文明网 刘鲲鹏摄) 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开展20年来,已经成为一项“为民、惠民、乐民、便民”,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号召力的重要活动。文化部在中宣部的领导下,按照统一部署,常年组织和引导各级文艺院团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了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下乡活动,满足广大农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取得良好反响,受到广泛欢迎和好评。 一、20年来,文化部主要开展的工作 1. 组织各级文艺院团开展下乡演出。文化部常年组织直属国家艺术院团,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采取剧目集中演出和小分队分散下乡相结合的方式,为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村群众年均演出50场以上,较好地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同时,文化部也积极组织全国文化系统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演出下乡活动,满足基层乡村文化需求,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级文艺院团年均赴农村演出超百万场,让过亿人次的农村观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2. 组织知名书画家开展送春联、年画活动。契合农村地区实际需求,结合两节农闲特点,文化部带动各地文化系统,根据农村地区两节期间民俗,常年组织知名画家、书法家,赴农村基层社区和集市,为五保户、军烈属和广大普通群众写春联、送年画,受到农村群众广泛欢迎,成为两节期间农村节日一景。 3. 组建基层联系点,“结对子、种文化”结出硕果。文化部组织国家艺术院团建立基层联系点20余个,南到海南岛、北到大兴安岭、西到甘肃广西、东到浙江宁波,通过开展送戏下乡、艺术培训、采风创作、同台演出等,定点“结对子、种文化”,帮扶各基层点文化建设。中国交响乐团常年帮扶重庆市南岸区迎龙镇,组建农民管乐团,改善了当地的民风社风,并带领他们登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中央民族乐团在西部地区多个省市建立采风帮扶基地,常年开展联合采风创作,推出《仰欧桑》、《美丽新疆》、《西藏的春天》等大量优秀作品。2015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首次举行国家艺术院团与基层艺术人才同台演出活动,广受好评,“结对子、种文化”结出累累硕果。基层联系点已经成为国家艺术院团帮扶一方,带动一片,接地气,出作品的重要工作机制。 4. 深入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文化部在中宣部的统一指挥下,积极制定活动规划,落实分年度工作方案,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形成制度和常态,将两节期间的“文化下乡”活动逐步推广至全年,在地域上也扩展至更广大基层及偏远地区,与院团重点作品的采风创作相结合,与院团及地方艺术人才培养相结合,与基层联系点建设相结合,让主题实践活动落实处、出实效。据统计,2014年底以来,文化部各直属艺术单位到基层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开展采风创作、慰问演出和结对帮扶活动186项,参与艺术家4400余人次,大家普遍反映,通过主题实践活动,积累了创作素材,更新了思想观念,培养了群众感情,也深化了对“文化下乡”的认识。 二、开展“三下乡”工作的几点体会 “三下乡”工作之所以能够20年持续开展、长盛不衰,成为惠及亿万农村群众、服务农村社会综合建设的品牌活动,我们有几点工作体会: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提高责任意识。农民群众是文化服务的重点对象,农村地区是文化惠民的重要阵地,广大文艺工作者和各级文艺院团在文化扶贫、文化惠民进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要时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人民的实际需求指导我们的文化服务工作。 二是以老少边穷和农村基层地区为重点,加强协调发展。老少边穷地区和农村基层地区,尤其是广大贫困地区是精神文化生活的“洼地”,需要我们集中力量,合力攻坚,充分利用已有的基层联系点、公共文化设施和基层已有的各类服务手段,以“小精尖”的演出形式和“点对点”的长期服务,为农村带去源源不断的文化滋养。 三是与“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创新服务手段。“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是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服务基层的重要工作。应积极创新服务手段,在“送文化”的同时,更要“种文化”、“出成果”。要统筹好采风创作与地方文化发展需求,培养群众感情与帮扶基层艺术人才,服务农村群众和引领民风社风等各项工作,务求实效,建立长效机制,推动主题实践活动持续高效开展。 “十三五”及今后更长一个时期,是全面实现小康的关键阶段。文化部将在抓好文艺创作,出精品、出高峰的同时,持续开展好文化下乡和文艺精品走基层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成扶贫攻坚各项重要任务,以优秀的文化产品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董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