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问题进行时:或持续至成年、波及至他人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童小军告诉记者,家庭之所以能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最佳保障,是因为它提供了两样最基本的、孩子必需的东西,一是基本经济条件,二是亲子情感的密切联系。而留守儿童遭遇的问题就是后者的匮乏。 儿童心理学认为,在儿童10岁以前的关键成长期,如果与父母没有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很多孩子会情感淡漠、自我封闭、缺失自信和安全感。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叶敬忠、教授潘璐在2008年的一项研究指出,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将滞留到成年后,并且开始留守年龄越低,留守时间越长,父母联系越少,成年以后的抑郁、焦虑水平越高,自尊越低,人际困扰越多。 “我认识一个第一代留守儿童,他是80年代中期开始留守,并且是当时农村还不常见的独生子女。他告诉我,小时候想父母实在难受得不得了,就会把头埋在父母的衣柜里闻味道。他七八岁的时候夜里害怕,想去姥姥家睡,还曾经孤身一人在深夜穿越坟地走到邻村。”郭斌告诉记者。 这些历练让这个孩子成长为了一个更独立、勇敢的成年人吗?“完全没有!”郭斌有点激动。 这个人成年以后,面临严重的情绪控制障碍,因心理疾病向社工求助。他的夫妻关系和父子关系都不和睦,还有家暴行为。“很多留守家庭的问题是,父母不懂得如何爱,或者失去了以交流沟通向孩子表达爱的机会,这个孩子未来的人生中,可能在人际关系的各个方面出现问题。”郭斌说。 而亲子情感联系的淡化或失去,对家长而言,同样难以接受。 家住西华县东高庄的张亮(化名)今年升上二年级,家里收入也稳定下来,一直在外打工的妈妈终于决定回家了,母子俩都为这个决定开心不已。说到妈妈回家的好处,张亮能数出一大堆:妈妈能陪我玩,能跟我聊很多爷爷奶奶不知道的事情,能给我讲我不会做的作业题,能天天给我洗澡换衣服…… 但不管孩子表现得多喜悦兴奋,到了晚上,他就是不愿意跟妈妈睡在一块儿。妈妈为此做了很多努力,有一天张亮终于答应了。但第二天早上五点天还没亮,妈妈发现身边的孩子不见了。原来他实在不习惯,半夜爬起来偷偷跑去爷爷奶奶的屋子里睡。 但这只是亲子间隔膜的一种最温和的表现。成都云公益发展促进会秘书长傅艳在十余年公益生涯中了解到,留守儿童家庭一旦从留守转为重新一起生活,许多家庭往往会发生严重的家庭暴力。 “在南充营山就有个女孩子,从小父母外出没人照顾,后来妈妈又生了个弟弟,回到老家带两个孩子时,女孩已经6岁了。母亲跟婆婆有激烈矛盾,直接把婆婆赶出去了,成了仇人,孩子是婆婆带大的,跟妈妈也势同水火,妈妈连续两年把孩子往死里打,暴力夸张到了极点。”她向记者回忆。 傅艳还告诉记者,类似案例并非罕见,其中有大量因为未见诸媒体,并不为公众知晓。 “过去父母不管,到八九岁以后再一起生活,父母不知道怎么管教,孩子其实又是恨他们的,而且恨之入骨,父母在一个仇恨的小生命面前,很多时候就只有暴力。”她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