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县崇儒畲族乡上水村先后成立主打“非遗”手工艺的畲族传统工艺合作社和主打畲家美食的畲凤农民合作社,在抢救、传承即将失传的花斗笠、畲族服饰制作技艺的同时,让参与合作、学习的畲族村民也能获得经济收入。 畲村合作社 传技又致富 合作社成员在制作畲家粽子。 游畲村,服务可订制 近日,记者来到霞浦县崇儒畲族乡上水村。一座明清老宅内芝麻、糯米飘香,村民雷平住和蓝同金正在打糍粑,七八位游客围在他们身边,一边拍照,一边询问制作方法。 “这是村里畲凤合作社接到的新订单。”上水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张世镇告诉记者,游客来上水,如果想在现场观看打糍粑表演、尝一尝新鲜的糍粑,只要提前一天与乡镇或者合作社预约,就能享受到订制服务。除了糍粑,还可以向合作社预订畲家菅时粽、乌饭、花斗笠、服装等,这样游客到来时,既能观赏制作场景,又能品尝美食。 上水村是中国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由于地处山区,多数村民仍保留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原生态的传统手工艺很多,其中以畲族花斗笠最出名。当地人勤劳淳朴,也善于用祖先传下的技艺创造财富。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水村就曾成立过斗笠合作社和畲族服饰合作社,一到下雨天,无法外出劳动的村民就集中起来,制作斗笠和畲族服饰。当时,村里的巧手很多,还涌现出蓝克宜、蓝家吾、蓝阿宝等一大批远近闻名的手艺人。 但是,由于上水村的“非遗”项目工艺极其复杂,再加上近年来在生活中使用逐步减少,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老艺人的陆续辞世,工艺濒临失传境地。 2011年,崇儒乡政府在一次调研中发现,全村只剩下80岁的蓝兴佺老人一个人掌握花斗笠的制作工艺,会畲族服饰制作的村民也寥寥无几。“必须加快对这些传统技艺进行保护传承,同时考虑到后续的‘非遗’申报、畲族品牌申请和老百姓增收问题,所以决定采取成立合作社的方式。”崇儒乡乡长钟晓惠说。 于是,上水村村民主任蓝平友召集经济情况不错的几位村民,商量成立合作社的事。“村里人很踊跃,大家都知道合作社要保护的是畲族传统的东西,大家都不愿意让它们失传,而且大家对这些手工艺很有信心,认为只要打出名气就不会亏。”蓝平友说。 最终从事手工艺的村民蓝寿其和蓝昌玉、从事运输的村民蓝策寿等10人,每人投入20万元到50万元不等,凑齐了注册资金310万元,2012年3月,霞浦上水畲族传统工艺制作专业合作社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