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城镇化深入发展背景下,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城乡共同繁荣,是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休闲农业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背景,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以农业资源、景观与环境为载体,以农业体验、娱乐与教育为目的,充分融合二、三产业的整合型产业体系,而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实现美丽中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提倡“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乡村是一项长期性的艰巨任务。近年来,各级政府依托各项财政奖补政策给予美丽乡村建设重要支持,福建省作为首批重点推进的7个省份之一,加快实施“产业优、机制活、百姓富、生态美”的发展战略,各级建设资金支持力度较大,为美丽乡村建设有序展开提供了充足资金且取得了较好效果。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二者之间存在立足之基础相同、发展目标一致,而在二者发展与建设过程所需要的资源、基础、人力等方面的条件可实现共享,休闲农业发展有助于支撑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有助于促进休闲农业发展,因此,二者之间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课题组于2015年4-8月对福建省43个农村固定观察点和若干个典型村进行深度实地调研,期冀以此为典型对福建省美丽乡村建设的休闲农业产业支撑的现状、难点及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可行性政策建议。
一、福建省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一)主要类型
福建省43个农村固定观察点分布于全省九个地市,沿海地区占主要部分(见图1),其中市级美丽乡村3个,县级美丽乡村9个。通过对观察点和若干个典型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基本情况的调查,表明福建省的美丽乡村建设按照以人为本、突出地域特色的原则,涵盖了乡村生产、乡村生活、乡村生态、乡村文化等方面内容,逐步形成了以下主要代表性的类型。
环境治理型
乡村生态治理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是乡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加强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生活环境的美化,通过垃圾收集、污水处理、改水改厕、农房整修、沟渠清淤、绿化亮化为重点,“三清六改”(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改房、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治理。在调研的43个观察点中,有44.19%的村庄设有垃圾处理站,30.23%的观察村垃圾经过集中处理。同时,村民自治组织实现社区内环境意识的觉醒,自发形成维护团队,每个人积极参与环境卫生的治理,共同实现村庄朴素、干净、整洁、美化。依托环境治理的成果,乡村通过资源要素的优化整合,开发乡村生态旅游业,逐步形成内生性产业机制,典型的如福州市闽侯县白沙镇孔元村。该村按照“生态美、百姓富、集体强”的要求,从乡村流域治理、立面改造、农田景观、休闲长廊等方面入手,在实现村庄朴素、干净、整洁的基础上,成立资金互助社、旅游专业合作社,培育休闲农业,已初步形成了“福州的普罗旺斯”,成为了“宜居、宜业、宜游”的典型乡村。
文化传承型
乡村是中国传统文化保存最为完好的地方,福建省内独特的地形、经济差异等因素造就了闽南文化、客家文化、闽东文化等多文化共生局面。在调研的样本中,12个村具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88.37%的观察村每年定期举办文化活动。这类型乡村主要通过利用古民居建筑、人文景观、村居民舍、乡土风情、农耕文化等资源,以古民居历史人文景观线、自然景观线、农家乐休闲体验线为三条轴线,发展农业观光、历史考察、文化交流、游乐餐饮等体验性休闲活动,使特色农业得到展示,旅游项目得到发挥,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如龙岩连城培田村,将古民居建筑、礼制中心、文化中心、休闲中心和观光农业有机地统一起来,按照“自然生态、田园风光、客家风情”的总体风格和要求建设美丽乡村,把周边的农田山林改造为更具经济活力的生态园和乡村生态农业度假基地,对旅游者围绕自然和人文开展体验式教学,形成了新兴产业孕育的重要基地。将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形成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走出了一条历史文化传承模式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
休闲旅游型
福建省自然资源条件丰富多样,且种类丰富,其中农业生态资源占据较大一部分,调研表明10个观察村为县及以上生态示范村。这类型乡村主要依托区位和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生态资源比较优势,“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深入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借助旅游开发和产来拓展延伸的手段,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实现生态资源经济化。如三明泰宁县梅口乡水际村通过拓展农业功能,整合农村资源,紧扣生态、体验、休闲主题,积极打造下坊特色主题“农家乐”,新建金湖湾“小木屋”旅馆、滨湖栈道、水上高尔夫球场等基础设施,发展大金湖休闲渔业项目,建设江坑大金湖生态观光园,设立综合服务暨现代农业展示区、自然生态暨森林旅游区、观光茶园暨滨水游览区,拓展旅游内涵,目前,全村共有家庭旅馆78家、农家饭庄10家、造船厂2家、游船公司4家、旅行社5家,全村100%的农户及90%的村民从事旅游业,95%农户建有别墅型住宅,90%农户开通互联网,80%农户有私家轿车,形成了自我积累、良性发展的机制,走出了一条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开发模式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
产业推动型
由于沿海地区有条件的农村经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现代产业基础和资本积累,对美丽乡村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类型的主要依托城市区位便捷交通和都市客源市场,充分融合二三产业,打造“小而美”的精致休闲农业,满足市民回归田园、接受农法教育的的需求,以美丽乡村建设吸引城市资源要素促进休闲农业发展,以都市消费发展农村产业体系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如厦门海沧区青礁院前社,返乡创业青年自主发起“美丽乡村,共同缔造”项目,通过改善基础设施,美化乡村环境,发展城市菜地,从而搭建乡村发展平台,引入凤梨酥DIY、陶艺DIY、蔬菜披萨DIY等项目,开展亲子教育和定制农业,构建起利益共赢、发展成果共享、城乡居民同乐的局面,走出了一条搭建乡村发展框架、多方利益共赢的产业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之路。
(二)主要特点
从以上典型模式看,美丽乡村各具特色,但能够实现自我发展和具可持续性的约占65%左右。从调查的乡村来看,无论何种类型,凡具活力且具造血功能的乡村均有以下特点:
一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品质提升,促进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化发展,为发展第三产业和引入城市要素、开发新兴产业奠定基础。
二是重视拓展农业功能,铸链条,扩基地,主导产业明晰,每村有1-2个主导产业,形成具有本村特色的“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景”,其中休闲农业因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能统筹城乡资源,促进产业链条延伸,就业贡献明显而普遍得到重视,独具发展活力。
三是坚持抓龙头,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四是村庄建设与产业开发协同推进,互为基础,互相支撑,相得益彰。
二、福建省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进面临的难点
(一)乡村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福建省山地村庄较多,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乡村的建设成本。从调研结果看,仍有22.56%的村庄没有造福工程,7%的乡村尚未实现电网改造,饮用水净化处理仅达39.53%,生活污水净化率则为23.26%,垃圾等净化与处理存在较大不足,农民公园、图书文化站等农民生活、娱乐的设施较为欠缺。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
(二)乡村资源要素配置不够充分
由于乡村人口流动受约束少,在调查的43个村中,外出人口平均比重达38.6%,农民外出进入工商业、服务业后,原有的农地有43.3%处在闲置状态,未能转让出去;外出务工的农民中,资金回流回流率为76%,而返乡创业农民有473人,其中大学生110人;留在乡村的劳动力没有得到进一步开发,且以停留在第一产业为主,75%的村民局限在传统农业生产范畴,并出现劳动剩余。总体而言,乡村新兴产业的发展是具备条件的,但乡村资源要素配置不够充分,不够合理。
(三)乡村“三次产业”结构失衡
福建省大部分乡村发展工业先天条件普遍不足,对整体发展构不成推力。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大区域背景下,乡村聚集市场的形成受空间和要素的双重约束,无法促进农村大市场的培育,第三产业虽比过去有了很大发展,但依然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调查,43个观察村中,没有工业基础的乡村占了98%,第三产业比重不足30%的占51%,集体经济收入严重不足,有便民超市的占58.14%,67.44%的乡村没有供销社的零售服务,有休闲农庄、森林人家活或休闲渔家的乡村仅有6个。
(四)乡村第一产业功能拓展不足
在以农为主导的乡村个体中,农业产值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平均达63.2%,由于生产规模小、边际效益低,农民采用新技术的驱动力不足,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大部分停留在靠买原料获得收入的阶段,农业功能单一,未得到有效拓展。调查数据显示,有农产品经营服务点的占27.91%,有农资供销服务点的占46.51%,有代邮代购点的占32.56%,开展电子商务的占9.3%,有87.1%的村民认为,需要通过农业转型升级来消解这一问题,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即是深入拓展农业功有,延伸农业产业链条。
三、政策建议
(一)重视对美丽乡村的系统性规划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和民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坚持“村域建设”与“产业发展”并重考虑,合理编制规划。通过规范的决策机制和有效的制度管理,使美丽乡村建设能实现造血功能。规划定位上,紧密结合乡村独有的山水、农耕、产业、民俗及乡土建筑等资源进行提炼和定位。规划范围上,综合考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考虑与周边村、乡镇的联动,考虑同县城、中心乡镇和中心村在空间上的呼应与产业上的互补。规划内容上,村域规划要合理安排村落分布、农田保护、产业聚集、商贸物流、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规划手段上,尽量引入竞争机制,避免乡村规划的劣质化、同质化。规划重点上,突出精品村、中心村,做好人口集聚的基础设施配套和“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景”等文章。建设管理上,严格执行村庄建设规划,整治农村“两违”,加强农村建房指导与管理,引导农民科学建房、合理建房、有序建房。
(二)营造政策环境促进农村产业落地
我国从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再到美丽乡村建设,一系列中央宏观决策持续关注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但如何建设美丽乡村的重点在于解决农村产业支撑问题,休闲农业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发展范式。因此,一是落实农村土地确权改革,推进农村土地的资本流转,留足相应产业发展的配套用地,盘活土地资源要素;二是政府主导培育休闲农业产业,协同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组合乡村人文景观与生态自然景观;三是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宏观把握,规划先行,按部就班,避免建设重复与资源浪费;四是采用多样化措施鼓励和支持休闲农业产业发展,特别是在产业发展中的财政支持、产业补贴、贴息贷款、政策奖励等方式。
(三)创新政策支持体制与内部管理机制
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与形式可实现多样化,特别是民间自组织形式发展互助农业推动乡村建设的愈来愈多。但无论主体如何变化更新,其组织内部必然要形成具有创新创造能力的合理的内生性机制,尤其是以农村基层自治、专业合作组织、NGO等形式存在的。因此,一方面,鼓励多种产业主体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建立合理科学的利益分配机制,促进多方利益相关主体共赢发展;另一方面,转变“自下而上”为“自上而下”的政府职能,调动产业主体“要我做”为“由我做”的参与积极性,扮演好开发建设的“护航者”。
(四)加快农村金融改革以提高支农力度
建议加大涉农信贷投放,保持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加快提高薄弱地区金融服务水平,促进金融资源配置城乡公平化;落实农户生产性贷款担保机构风险性补偿政策,支持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合作经济组织牵头组建农业担保公司;加强政银企合作,加大对休闲农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探索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农村建房按揭等贷款业务,促进农家乐发展,实现金融服务不出村;通过开展“银村共建”活动,引导农村经济主体增强信用意识,培养良好的信用行为,逐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监管部门、商业银行、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参与,资源共享的农村社会征信体系。(范水生 陈文盛 邱生荣 黄跃东 潘国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