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福建日报12月25日 作为我省县乡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改革的试点单位,将乐县探路紧密型县乡医疗一体化管理模式,与近期社会关注的“三明医改”一样,有鼓励、点赞,也有质疑。 县乡医疗一体化是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各地实施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可分为紧密型和松散型两种:紧密型就是县级医疗机构全方位参与基层医疗机构人事、财务等管理,将基层卫生院变成下属机构;松散型是由县级医疗机构派出帮扶人员,给予基层医疗机构业务指导,并不实质性参与管理,主要以县乡医联体形式存在。 哪种模式更好,要以适合农村医疗卫生需求为准。农村卫生服务的现状是基层整体诊疗水平低、人才少,导致老百姓信任度低。松散型管理模式下,县医院和基层卫生院二者还是竞争关系,县级机构对基层机构的帮扶难免打折扣,而且难以打破碎片化体系,分级诊疗难以建立。而紧密型管理模式好不好,关键也要看老百姓是否可以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基层卫生院的服务能力是否提升,有限的卫生资源是否合理配置。从将乐一年的实践来看,试点乡镇的基层医技水平提高,老百姓得到实惠,财政负担减轻,多方共赢。县乡实行双向转诊399次,有力地推进了分级诊疗。 事实上,松散型管理模式回避的正是医改深水区,人事编制、财务管理、利益格局等无不是改革的羁绊,这也是许多地方不敢破冰的原因。要从根本上改变基层医疗机构现状,必须勇蹚深水区,将人才、管理和技术下沉,将基层卫生院纳入县医院综合质量管理范畴,将竞争关系变成协作关系,而非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推进紧密型管理模式还有不少难点。比如乡镇医疗机构挂卫生院和县医院分院两块牌,还是独立法人,还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二次起付线等医保报销政策不合理,医保向基层倾斜的杠杆作用不明显;人才的瓶颈,让一体化进程中的人力资源配置捉襟见肘。这些难点,都需要一一克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