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特产> 美食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那些风肠高挂的日子
2015-12-29 10:26:51 沈乾生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琼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福建日报12月29日讯 记得儿时,每每冬至过后,家家户户便会陆续购买猪肉做起风肠,作为过年重要的年货。每个人的心中,总有那么一道料,是年夜饭中必不可少的,能让你随时随地忆起过年的味道,风肠就是漳州人心中的那道料!

正是因为南方人“嘴甜”缘故,风肠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一味“糖”,使其与北方咸辣口味的腊肠有了区别,更符合闽南人爱吃甜食的习惯。

母亲的厨艺不精,但却对风肠食材的调配精确无比,似乎就没有失败过。十斤猪肉、一两味精、一斤白糖、二两盐、一瓶高粱酒、一包肠衣,便是母亲多年来不变的配方。

制作风肠得把握好天气,如遇到雨天,风肠容易受潮发霉,即便是阴干透了,少了“阳光”的催化,味道也是差之千里。

做风肠首先得选好猪肉。前腿肉最好,瘦肉多肥肉少,且肉质很紧,肥瘦相伴,做出来的风肠既不过于油腻,也不显得过硬,特别美味。

选好猪肉,母亲便会把买来的猪肉洗净,再把猪肉切成细条状,放入大盆中,加入所需的配料,然后搅拌均匀,静置一个小时。待配料入味后,灌肠的工作就开始了。通常母亲会剪一个可乐瓶的瓶口当灌肠的漏斗,然后把腌制好的肉条慢慢地往肠衣里灌,一条条肥硕的风肠就做成了。

待猪肉全部灌完后,就该轮到我上阵了。每到这时,我总会任性地按照自己喜欢的长度,把灌好的风肠截成一段一段,并用红绳打上节,这样就可以拿到阳台上挂晒了。

灌好的风肠一列列地在竹竿上高高挂起,像极了一串串红彤彤的“风铃”,弥漫着淡淡的酒香。

如遇天气晴好,一周左右的时间便足以让风肠水分除尽,犹如一位立志瘦身的少年,经历“膘肥体胖”到“肌肉紧实”的华丽转变。

等待的日子是漫长的,坐在板凳上仰望那一串串“风铃”,成为那时我每天起床后的一项功课。时不时踩着板凳,踮着脚尖,对挂在空中的风肠摆弄摆弄,生怕它们晒得不均匀,干得不够快。一旦发现有干透了的风肠,便兴冲冲地割下一段送到母亲手里,母亲也不多问,下一餐风肠便会出现在餐桌上,如此一来我就可高兴上一整天。

风干完的风肠就可放入冰箱冷藏保鲜,想吃的时候剪上几条,用慢火、温油炸,不停翻动,待风肠由暗红转鲜红时,就可起锅、切片、入盘,风肠油炸后红润的色泽最能引起人们的食欲,肉香夹着酒香,着实让人嘴馋……

如今,每每看到高高挂起的风肠,我便睹物怀旧起来,回想起孩童时如此容易满足的幸福,却有一种说不出的心暖。恍然忆起,不曾记得有多少年头,挂肠、等待、收割伴随着我过了一个又一个儿时的冬天。也忘了从何时起,自己却也越来越少参与其中,只记得这道菜从未在年夜饭上缺席过……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 2015-09-01黄渤深夜录节目无处觅食 坐街边啃香肠刷手机(图)
  • 2015-02-04麻辣女生画“食尚”:毛肚变大衣 鸭肠变围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