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福建日报1月7日 正在田间忙碌的俞永椿擦了擦汗,被阳光晒得黝黑的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他告诉记者,去年国库收了部分粮食,其余全部由位于湖南长沙的金色荣华种业有限公司收购,总产值超1000万元,这还不包括上半年的烟叶收入。 俞永椿1984年出生在沙县夏茂镇俞邦村。2003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三明农校。他说,如果能安于现状,这时应该是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教书育人。 俞永椿偏不“安分”。 父亲俞广清初中毕业成了村里的农技员,一辈子种烟种稻,是种田好手。俞永椿跟着父亲,从小在田里摸爬滚打,农活也一样不差,“很小就能开农用拖拉机”。 俞永椿说,教书那几年,父亲就在镇里承包土地,每年烟稻轮作。几十、几百、上千亩,父亲的田越种越多。 刚开始,俞永椿常回去帮忙。2009年,俞永椿干脆辞职,“子承父业”当起了农民。 “刺激”俞永椿的,是夏茂人不断外出做小吃,土地一片片荒了。还有,中央出台了一项项关于农业的利好政策,如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 还有另一颗“定心丸”。沙县作为全国33个市(县、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地区之一,在全省成立首家土地流转信托公司,为农户土地流转收益和业主的合法经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做规模农业有奔头。2008年,俞永椿成立沙县夏茂益鑫农业专业合作社,陆续租下5000多亩地。上半年种烟,然后水稻制种,又开始播种烟苗,一年到头地都没闲着。 地活了,效益翻番。俞永椿说,更何况还有国家的粮食直补。 除了种烟种稻,俞永椿还成立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队,为合作社成员及其他农户提供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业信息咨询服务,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与宣传。防治队业务涵盖夏茂镇及周边3万多亩的水稻病虫害防治。 农业要做大做强,离不开机械化。俞永椿说,合作社有现代化收割机等设备95台套,已经实现从机耕、插秧、防治、收割、烘干到精选全程机械化。“农机投入大,但国家补贴多。”俞永椿算了笔账,今年新购24台插秧机,每台1万多元。补贴后,每台不到3000元。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忙时,午饭都是在田头上解决的。俞永椿对此已经习惯了,也收获满满。一家人住上了小洋楼。 “国家惠农政策好,我就能在田野上收割希望。”他说,当农民,满足了他对土地的热爱,也改变了一家人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