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去年3月参加过一次绘制乡村文化墙的志愿服务后,莆田学院工艺美术学院艺彩工作室大学生团队的21名成员便萌生了用画笔妆点美丽乡村的创业想法。如今,他们的画笔已经扮靓了当地十几个乡村。
妆点美丽乡村 挥写创业青春
团队成员在作画。
东南网-福建日报1月8日讯(记者 卞军凯 文/图)
志愿服务催生创业念头
元旦3天假期,莆田学院工艺美术学院艺彩工作室的21名成员一天都没歇过。他们从早到晚泡在乡下,精心为当地乡村绘制文化墙。
艺彩工作室的创始人是大四学生廖伟杨和大三学生郑新鹏。从大一开始,学习工业设计专业的廖伟杨就时常帮商家画墙绘。“那时,只是把它当成勤工俭学,并没想过靠它创业。”廖伟杨说,是在城厢区华亭镇参加志愿服务的那次经历让他萌发了创业的灵感。
去年3月,城厢区华亭镇团委与莆田学院二级学院团委开始校地共建合作,工艺美术学院选派了一批青年志愿者到华亭镇涧口村,帮助绘制村里的文化墙,经验丰富的廖伟杨就是其中之一。志愿者们花了1个月时间精心绘制的文化墙,不仅得到村里的高度肯定,也让其他村子看了十分眼热,不少村庄纷纷向大学生开出价码,希望也能将村里的墙壁变成五彩缤纷的美丽画卷。
“这不正是创业的好机会?”廖伟杨和郑新鹏马上组建了艺彩工作室,招募学院里的同学和学弟、学妹加盟,开始承接当地乡村的文化墙绘制订单。他们所在的工艺美术学院,给予了大力支持。学院领导和老师积极帮助工作室介绍业务,并先后为这个创业项目申请了校级、省级创业补贴共8000元。“这笔钱对我们帮助很大!”廖伟杨说,由于工作室接单后前期需要垫资,而且为了画作防光防水、保存长久,要使用价格不菲的丙烯颜料、罩光油等,所以创业补贴等于给了工作室一笔启动资金。
到乡村艰苦创业
1月3日下午,记者来到城厢区华亭镇走马亭村时,廖伟杨等7名大学生组成的项目小组,正在忙着为走马亭小学的外墙绘制多彩图案。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山水画……28面外墙、20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处处是令人赏心悦目的画作。
这些美丽画作的背后,其实凝结着这群大学生的艰苦付出。工作室成员全是在校大学生,为了不耽误上课,只能利用业余时间下乡绘画。当大部分同学在享受新年假期的时候,他们却天天泡在这里。“每天7点多就出门,要一直画到天黑后才能回到学校,午饭是让小饭店送快餐到工地,大家或蹲或站着吃。刚开始创业时,觉得很辛苦,现在已经习惯了。这就是我们工作的常态。”廖伟杨说。
从早到晚都在户外劳作,夏季烈日炎炎、冬季寒风凛冽、乡村蚊蝇多、厕所难找等困难、尴尬,都在考验着这支新生的创业团队。寒冬时节,记者仅在马亭工地采访1个小时,左手就被蚊虫密密麻麻地咬了七八个包。“我们在涵江区大洋乡作画的时候,山里的蚊子特别多,我一个早上被咬了23个包!”工作室成员、大四女生汤秋霞回忆说,夏天出门时,她每天起码要带3瓶花露水。由于农村公厕稀缺,工作室成员上一趟厕所需要走很远的路,所以大家干脆少喝水,为的就是省出作画的时间。
记者发现,工作室的成员普遍肤色黝黑,特别是双手更加明显,而1992年出生的廖伟杨更是胡子拉碴、一脸沧桑。“他们以前都是白白净净的男生!”汤秋霞感慨地说,一个夏天的户外绘画任务完成后,不管男生女生全都晒黑了一层,严重的还被晒脱皮,“比入学军训晒得还黑,我暑假回家一趟,爸妈都不肯让我再参加了”。不过,这个创业团队的所有成员全都坚持下来,他们在越来越多的乡村里留下了自己的笔墨和才情。
注册公司谋划未来
从艺彩工作室成立至今,这一创业团队已经完成了莆田市十几个乡村的文化墙绘画任务,在山区、平原、沿海都留下了他们的脚印。目前,工作室接到的订单源源不断。“现在,手上还有3个订单。”工艺美术学院团委负责人谢钦老师介绍说,艺彩工作室成员在学校的扶持下,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逐渐成长为一支成熟的创业团队,不仅自己走向市场、生存下来,而且还为学弟学妹们提供了勤工俭学的好机会,学校十分看好这一创业项目。
校方对艺彩工作室的扶持,也从初期的帮助申报创业补贴,转向帮助谋划持续发展。由于工作室成员全是在校大学生,为了让这一创业团队在第一批成员毕业后能“后继有人”,工艺美术学院支持廖伟杨成立了艺采手绘社团,将社团作为工作室的后备人才库。廖伟杨说,社团目前已招募了40多位大学生加入,将来经过培训、筛选,会选拔其中的优秀者进入工作室。
与此同时,这一创业团队正将注册一家景观设计公司的想法一步步化成实际行动。“成立公司,有利于我们加强对内规范管理、向外拓展业务,同时可以依法保护自身权益。所以,我们先把工作室分成设计组、宣传组和各个绘画小组,初步具备公司的雏形!下一阶段,我们要将经营范围从美丽乡村的文化墙,扩展到广场、商家、车站码头等场所的彩色墙绘。”廖伟杨说,毕业后,他将全身心投入公司经营,争取让团队的乡村文化墙和城市彩绘业务走出莆田,面向全省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