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部发布了《关于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按照“问题导向、应用驱动,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先易后难、逐步推进,上下联动、社会众筹”的原则,从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和应用的五大基础性工作和十一个重点领域全面部署了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工作,为大数据在农业领域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程郁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在政策的支持下把大数据引入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来,将会对未来我国农业生产决策的优化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大数据奠定基础 大数据是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何为大数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研究员李广乾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通俗来讲,大数据是用一定的方法把大量的数据汇总起来,挖掘出隐藏在数据后的信息,应用到各个领域,从而产生价值。” “大数据”因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多个场合提及,现在已经成为经济改革一大“热词”。2014年3月,大数据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仅时隔三个多月,农业部便出台此《意见》,并明确提出未来五至十年内实现农业数据的有序共享开放,初步完成农业数据化改造。 对于此次《意见》的推出,程郁称之为“恰合时宜”。她认为,由于农产品自身波动性较大的特点和我国的信息支持系统不够完善,导致政府对农产品供求的把握时常偏离轨道,从而致使农业决策滞后。过去虽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但由于信息化基础薄弱,不具备大量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分析,数据信息一直没有真正发挥作用。现在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高速发展阶段,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类型的海量数据快速形成,为发展农业农村大数据具备了良好基础和现实条件。 李广乾也表示,目前,国家信息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村村通工程”进展顺利,拓宽了宽带的覆盖面。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手机的普及、微信等社交软件较高的使用率以及农村居民信息化意识的加强,都为农业农村大数据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