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荣是遐迩闻名的“中国长寿之乡”。柘荣人之所以长寿,有多方面因素,譬如良好的生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孝老敬老的社会风尚,让我们到长寿之乡见识一下当地人的长寿之道。
一座寿星云集的山城
生态山城柘荣一景
东南网-福建日报1月11日 孝德文化之乡”,当地人崇尚孝德,不仅仅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挂在嘴边的口号,更是根植心底、化为行动的社会风尚。
今年61岁的彭秀银是柘荣县双城镇东峰村人,提起她,没有一个人不夸她是孝敬公公的好媳妇,她的孝心事迹深受街坊邻居的交口称赞。早年,彭秀银的公公因患严重风湿病,行动不便卧床在家,为治病家里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祸不单行,不久,老人又患上高血压,虽四处求医问药,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面对病情,老人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作为媳妇的彭秀银看出了老人的心思,于是,天天搀扶着公公外出散心,陪他聊天,开导他,给他加油打气。就这样,帮老人穿衣洗脸、剪指甲、洗衣服成了彭秀银每日的必修课。如今,20年过去了,虽然老人并未完全康复,但病情和精神状态大有好转,老人总爱向周边的人念叨:“能有这样一个孝顺的媳妇照顾我,真的觉得自己很幸福。”
走进乍洋乡石山村,张贴在村口
传文化栏上的《村规民约》格外显眼,倡导行孝便是其中一条:孝敬长辈传子孙。
在柘荣,多年来流行着这样一个敬老民俗:年轻人如果虐待老人,姑娘嫁不出去,小伙子则娶不到老婆。在这里,谁家有百岁老人是件令人羡慕的事,因为家有长寿老人就意味着家庭幸福。
孝德风尚的形成还得益于当地主官从宣传到服务、从公共管理到家庭护理等方面的引导。在城郊乡,乡政府主动放弃价值近1000万元的土地,用于新建老人文化公园,并定期组织孝德志愿服务队关爱老人,引导各村展示、普及孝德文化;在乍洋乡,党政班子领导带头,从去年8月起每月10日,深入孤寡老人家中做卫生、煮饭、陪聊等,同时在村落集中片区设立了2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县里还立足“中国孝德文化之乡”的品牌效应,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敬老之星、孝德楷模、孝顺媳妇评选表彰活动,同时,凭借小板凳宣讲队、微信公众号、孝德大讲堂、志愿者服务队等活动载体,让孝德之花在柘荣大地绽放。县纪检监督部门还把述德与述职述廉结合起来,将干部在孝德方面的表现作为年度考核和人事考察的重要内容。
最美生态滋养长寿老人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距离柘荣县城20多公里的英山乡半岭村,是个名副其实的“长寿村”。全村总人口不到800人,但60岁以上老人近百位,其中80岁以上达50人,90岁以上高龄的有8人之多。
在村道上,我们见到一位老人脚步轻快地挑着一担青菜,见到我们问好,已经72岁的林嫩弟老人笑着答道:“这些菜是自己种的,准备拿回家腌了吃。我们村的人寿命长,我想主要是水好、空气好。”
柘荣四季分明、冬暖夏爽、不湿不燥,年平均气温15.5℃,年平均相对湿度81%;森林覆盖率75.5%;土壤以红黄壤为主,拥有碘、锌、锂、硒等1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非常宜居。
早在2007年,柘荣就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柘荣以此为契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立县”不动摇,围绕“生态屏障、生态经济、生态家园、生态文化”四位一体建设思路,实现了国家级生态乡镇的全覆盖。
去年9月,到柘荣写生的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副会长董振礼这样赞叹:“我走过许多地方,见过数不清的风景,但柘荣这座小县城还是让我很吃惊。我好羡慕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天天能呼吸到这么高品质的空气。 ”
“来柘荣住一天,可以增寿三天,最美生态助力长寿!”来自浙江温州的老人陈新城说道。近年来,随着交通的日益便利,很多江浙一带的退休老人一到夏天,就结伴而来,到乡村租房避暑。原先这些老人只是夏天才来,但是清新的空气、甘甜的水源、秀丽的风景、淳朴的民风,让他们迷上了这里,渐渐地,这些老人不分四季,有空就到柘荣居留。上海老人郑村源形象地说,在柘荣,可以“春看草、夏戏水、秋登高、冬赏雪”。口口相传,柘荣美名远播,渐渐成为闽浙一带老人的“客居胜地”。
崇尚孝德传播幸福效应
柘荣寿星众多。据调查,这里的老人之所以健康长寿,与他们的子女孝顺、家庭和谐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柘荣是我省唯一的 “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