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然而在业内眼中,桂花酒只不过是初级产品。为此,“中国丹桂之乡”浦城致力于挖掘丹桂的药理、美容、食用等功能,开发出丹桂纯露等高端产品,实现了丹桂产业向精深加工转型
来丹桂之乡,不仅仅赏花饮酒
东南网-福建日报1月20日讯 浦城丹桂产业向精深加工转型后,对大叶丹桂的需求量剧增,有效带动了当地农户增收。
15日上午,记者来到浦城县中华桂花博览园时,养殖户余定军正领着工人们往鱼塘里投放小鱼、泥鳅。他介绍说,这些小鱼、泥鳅是给“桂花鳖”吃的,这里的200亩鱼塘共养了1.6万多只“桂花鳖”。有了这个项目,游人在游园赏桂后,还可以品尝纯天然的“桂花鳖”,一饱口福。
而建设中华桂花博览园,是浦城近年来全力推动丹桂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把桂花树变成致富树
浦城是“中国丹桂之乡”。作为丹桂的原产地,这里村村有丹桂,种植面积突破8万亩,居全国首位;全县年产鲜花50万公斤以上,去年丹桂总产值约5亿元,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
八月桂花遍地开,花香美景醉游人。浦城丹桂是一种乡土特色的经济树种。但长期以来,浦城丹桂产业总体上处于初级阶段,除了丹桂苗木的培育销售外,在加工方面也主要是桂花茶、桂花糕、桂花酒等初级产品。丹桂精深加工始终未突破,大量的丹桂资源白白浪费。
2010年浦城桂花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转变由此开始。浦城以实施品牌战略和标准化战略为突破口,鼓励企业开发新产品,开展技术创新;推出多项省地方标准,促进企业核心技术和专利向标准化转化,成功助推浦城桂花成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目前全县已建立30多个桂花专业合作社,通过抱团经营,统一品牌,形成种植、开发、加工、销售产业一体化,培育出千万元以上种植大户20多户,百万元以上大户百余户, 2.5万户农民从中受益。
从2012年开始,浦城启动建设占地6450亩,集丹桂苗木繁育基地、苗木交易市场、观赏休闲、科技研发、丹桂文化展示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中华桂花博览园。作为省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博览园正逐步推进丹桂产业集约化经营,打造完整的产业链,走经济建设和生态旅游相结合的发展之路。该项目计划年内全部建成。
“让嫦娥也用上高端产品”
桂花是我国传统名花,用途很广,除供观赏、美食外,还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据检测,桂花的黄酮含量特别高。黄酮抗氧化能力、防紫外线能力强,所以丹桂可作为美容化妆品的上好原料。丹桂精油一直是国际市场的紧俏货,价格昂贵,被称为“液体黄金”,用于生产高品质香水、化妆品、食品、饮品和添加剂等,市场前景广阔。然而,长期以来,丹桂鲜花的出油率仅约0.04%,一般技术很难萃取。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福建省闽神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鸿斌,从2011年起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将丹桂鲜花的出油率提高了一倍以上,达到可进行工厂化生产的水平,并取得专利。
闽神农业研发的丹桂纯露自去年9月上市后,已在全国各地销售500多万元,2016年预订单突破1000万元。
丹桂纯露上市,意味着成功实现了丹桂产业由传统园林应用向精深加工的转型。徐鸿斌兴致勃勃地对记者说:“毛主席有一首诗写道‘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桂花酒只是初级产品,现在我们可以让吴刚捧出丹桂纯露等高端产品,嫦娥也可以用上。”
他表示,公司今年打算推出洗面奶、面膜、乳液,与丹桂纯露一起,构成第一个纯天然美容化妆品系列。公司还规划年内开始建设红木樨丹桂产业庄园,未来五年内建立起年产500万瓶丹桂纯露的生产线,将系列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据了解,丹桂精油提取自大叶丹桂,丹桂产业向精深加工转型后,对大叶丹桂的需求量剧增,有效带动了当地农户增收。过去丹桂鲜花只能做初级加工,收购价格仅6元/公斤左右,现在增长到60元/公斤。据估算每亩大叶丹桂每年可为花农增收6000元以上。生产线投入使用后,随着企业规模效应的产生,有望带动当地就业人数千人。
另外,丹桂的花期只集中在短短的7-10天,大量鲜花凋谢后不能利用,严重制约了深加工产业的发展。浦城县木樨园营养食品有限公司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去年突破桂花脱水干制关键技术,并投产桂花干制产品,为丹桂深加工提供了优质原料。该县投资1亿元,规划建立年加工干制桂花200吨的脱水保鲜示范生产线建设,发展高产培育及桂花干制创新与产业化项目。
浦城县丹桂办负责人表示,浦城将深层次挖掘和开发丹桂的药理、美容、食用等功能,做足花、叶、茎、树系列文章,形成有技术含量和市场规模的完整产业链。
记者点评>>>
把自然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依靠科技创新的力量,经过多年努力,浦城丹桂产业发展终于迈出转型升级的关键步伐,前景看好。
传统产业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绿色发展,离不开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丹桂精油提炼成功,实现产业化运营,关键就是突破了核心技术的瓶颈。这正如李克强总理不久前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所指出的那样,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要紧紧依靠结构性改革和科技创新,推动新动能加快成长、化蛹成蝶,促进传统动能改造提升,实现凤凰涅槃。
浦城丹桂产业的成功转型启示我们:只有从过度依赖自然资源转向更多依靠智力资源,才能实现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赢。
我省自然资源丰富,除了“中国丹桂之乡”的美誉,多个地方还有“中国金线莲之乡”“中国建莲之乡”“中国红豆杉之乡”等称号。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挖掘出自然资源中蕴含的宝藏,通过转方式调结构,进一步把自然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老产业焕发出新活力,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脱贫致富,这是各地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