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真碰硬治村—— 筑牢堡垒强活力 “2000年到2009年的10年间,赤溪一度乱了。打牌演变为赌博,矛盾升级成上访。干部间的不同意见,扩大为群众间的派性。”曾任磻溪镇纪委书记、如今又担任福鼎市下派赤溪村第一书记的王纯华,戳中了赤溪的“软肋”:村两委班子不力、党建基础不牢。 在这10年间,赤溪村每届村两委班子成员,要么在外面另有生意兼顾,要么对村里发展推动不力,都只勉强干满一届。 有问题不可怕,看到问题就要下决心解决。 为此,在“造福工程”基础上,福建又实施“第一书记”制度,安排省直部门干部向全省200多个党建薄弱村下派挂职“第一书记”帮扶。赤溪被安排在第三期,即2011年到2013年。省民政厅干部、退伍军人杨振伟挂任赤溪村第一书记后,该出手就出手,刹住了赌博之风。 在这10年间,福鼎市委先后严肃处理了多名赤溪村干部,还在调整村两委班子过程中,探索筑强堡垒的方法,率先在全省成立村民监督委员会,村委会报销发票必须先经监委会主任验票、签字。 “筑牢堡垒,核心就是选对村支书。”现任磻溪镇党委书记郑晋生一针见血,“村支书要有能力更要有担当,在外面做生意的就别当村干部;要有魄力还要有耐力,复杂的利益诉求面前,既能顾全大局,还得能受得了委屈。”按此要求,2009年,一直是村里经济能人的杜家住走马上任,成为如今的赤溪村党支部书记。 杜家住以前给当年的村支书老黄当过文书,又做过修表匠,颇受村民的信任;他还在村里第一个养鱼,成了经济大户。为了当好村支书,他把鱼池扔给了家里,一心一意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 1990年出生的杜赢,是土生土长的赤溪村人,2009年考上了外省大学本科,这在当时的赤溪村可是首屈一指的“独一份”。2013年毕业时,他放弃在城市工作,回到家乡创业。 杜赢的父亲杜承汉在村里经营一家小茶厂,儿子要毕业了,他也希望儿子回来帮自己一起干,从事福鼎白茶加工销售。杜赢对我们坦承,“当时心里也犹豫过,现在看,当时的选择没有错。” “上面领导和村干部都看准的事,我们信得过,孩子学了文化,回来正好创业!”杜承汉看好村里的旅游开发,更信得过村支书杜家住,杜家住也没让杜承汉父子失望。 2013年起,宁德市在福建省第一个出台政策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助力扶贫。杜赢这样的典型,杜家住岂能坐视?一口气帮他争取来福鼎市人社局和市农业银行两笔共20万元创业基金和低息贷款。 “看一个村子有没有生机活力,就看‘两个多不多’,一是年轻人多不多,二是在乡的党员多不多。”杜家住对一位领导给他讲的这句话记得很牢。 截至2015年底,一度在校学生仅剩60人的赤溪小学,回升到了120名,全村考上大学的已有60多名。从2010年到现在,全村党员数从29名增加到44名,且绝大部分在家务工。像杜赢这样的回乡创业青年,在赤溪已经不是少数。他们看好家乡的原因都一样——旅游。 连走了的老庄也回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