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球主要国家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情况 全要素生产率就是产出增长率超出要素投入增长率的部分,也可以理解为在各种要素投入水平既定的条件下,所达到的额外生产效率。国家贫富差别和产业竞争力主要缘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别。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经历过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又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全要素生产率停滞不前。根据美国农业部测算结果,高收入国家农业产出增长速度明显低于中高收入、中低收入和低收入国家的增长水平,只有这些国家的15%-20%;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则出现中高收入、高收入国家明显高于中低收入和低收入国家增长水平,中低收入和低收入国家增速是中高收入、高收入国家的60%-70%。 四、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空间有多大 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从1987年到2014年年均增长率为1.9%,2015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预计为55.83%。美国的测算结果也得到了一致结论:文莱、沙特、哥斯达黎加、马来西亚、马耳他、以色列、韩国、西班牙、巴西、中国、约旦、伊朗、丹麦等国家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近年处于快速增长阶段。1961年至2012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为2.2%,美国同期增长率为1.5%。从我国农业各投入要素弹性变化来看,资本的产出弹性较大且逐步上升,我国农业发展对资本的依赖程度逐步提升,农业发展逐步向资本密集型转移;土地的产出弹性也相对较大,但呈下降趋势;而劳动力的产出弹性值较小并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表明我国农业产值的变化对劳动力投入较不敏感。目前,美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已达到80%以上,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仍然有很大提升空间。 五、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问题提高农业全要素 生产率意味着农业产出增长从主要依靠资本、劳动、土地的投入,到主要依靠提高技术进步、要素配置效率、体制机制的转变,在经济新常态下将是一个艰难的转变。从全要素生产率的定义来看,并不是单纯地提高产量的问题,而是提高产值,避免“丰产不丰收”的情况出现。既要从生产入手,着力解决资源错配的问题,以化解产出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成本与效益、生产与环境的矛盾。同时要注重围绕需求进行生产,以实现供给和需求的有效衔接。要实现以上目标,关键是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从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农业农村投入持续增长机制、金融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农业保险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体制机制入手开展改革。在发展方式上,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经营过程中,充分发挥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引领作用;在发展目标上,注重提升农产品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确保供给保障能力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