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狮祥芝港三农创客空间,泉州海洋学院的教授正与农民工创客讨论项目的可行性。 在石狮星期YI创意园创客空间,劳模导师正在对农民工创客团队进行“一对一”辅导。 东南网2月26日讯(福建日报 谢婷) 阅读提示:今年春节后,一种与往年农民工纷纷进城务工相反的从城市回归乡村现象在石狮市开始出现。从农村到城市,农民工创客正成为促进该市城乡经济发展的活跃力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出现了新的引擎。与此同时,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正积极搭台,集聚资源,努力帮助农民工创客实现创业梦。 深挖资源 年轻村民从“走出去”到“留下来” “既不愿意跟我们去讨海,又觉得在外打工漂泊,你想清楚要干什么没有?”往年春节回乡,家人都要问类似问题,王晓璨总是很迷茫。不过,今年他已有了答案,要留在家乡创业。 王晓璨是石狮祥芝镇祥运村人,村民祖祖辈辈多以讨海为生。但到了他这一代,许多人都出去打工了。王晓璨读了职校食品加工专业,毕业后在东莞一家企业当仓储员,一待就是两年多。 其实,王晓璨不是没想过回家帮忙,但总觉得心有不甘。村党支部书记蔡祥山告诉记者,村里像王晓璨这样的年轻人有200多人,他们有一定技术和能力,也有回乡的意愿,但又不愿像上辈人一样从事海洋捕捞业。“只有让这些年轻人留下来,乡村才能生机勃勃。”蔡祥山说。 去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给了蔡祥山启发。在他眼里,村里有大把的渔业资源可以整合,有石狮首个资产超亿元的渔业合作社,泉州海洋学院也落地在这里,引导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回来创业,无论是做农村电商还是从事海洋食品开发,都大有可为。 去年7月,祥芝港三农创客空间应运而生。该项目首期启动800平方米用地,为本村创业人员免费提供办公地点、设备、信息等。蔡祥山既是创客空间的创始者也是带头人,他曾研发冰鲜紫菜技术近十年,如今已事业有成。他知道,创业之初最缺技术和资金,而这两者村里都可以给予大力支持。 创客空间迎来的第一个团队是村民王东鑫的团队,主打低档鱼的深加工。在村里,渔民们常捕到大量低档鱼,如果能将其加工成鱼松或鱼饼,产品附加值将大大提高。以往,能做成鱼松的多是三文鱼等高档鱼,用低档鱼制作面临技术瓶颈。蔡祥山带着创业团队到泉州海洋学院,向食品加工专业的专家教授请教,并请他们到合作社的实验室里一次次做实验。 历时半年多,今年2月,实验终于成功,研制出的鱼松无论是口感还是保存期限都令人满意。“下一步就是论证量产问题,到时候村里的合作社肯定是第一投资方。”蔡祥山说。 目前,创客空间已经入驻7个创业团队,回流创业年轻人近60人。蔡祥山说,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深挖和整合农村资源,为本地创业者提供丰厚土壤;创业成功后,创业项目反哺村里,带动地方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