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稻米“走起” 工作队一到德化,就启动第一期“一亩良田众筹计划”。他们首先成立了一亩良田食材众筹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并申请微信公众号,取名“舌尖上的德化”,然后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众筹计划,详细介绍地块的位置、种什么、怎么种等信息,再以一亩为单位,供认筹者选购。 吕斯达说,第一期推出了4款套餐。第一种套餐是出产200公斤大米,价值2800元;第二种是200公斤大米和5公斤泥鳅,价值3300元;第三种是200公斤大米和5公斤鲤鱼,价值3500元;第四种是200公斤大米和10只鸭,价值4000元。 “第一期共有80名认筹者,他们主要是金融从业者和教师,还有其他行业的工薪阶层。”吕斯达说,“为了孩子的饮食安全,年轻夫妇最乐意认筹。” 为了寻找合适的田地,吕斯达把目标锁定在人少地多的空心村,最终在杨梅乡云溪村物色到地块。“云溪村偏远,其常住人口不足100人,田地却有两三千亩。”他说。 合作社根据地块的肥沃度、地利条件,以及当下的市场行情,以250元至900元的不等价位,向云溪村农户租了100亩田地,并就地取材,聘请当地农民种植水稻。 “刚开始,担心经验不足,产量达不到客户要求,就多种了20亩,以作备用。”为提高水稻的产量,吕斯达还特地请来石狮市农业技术人员林金盾,指导农户种植水稻。“后来,多出的大米拿去零售,一部分在重阳节时赠给孤寡老人。”吕斯达说。 在水稻生产过程中,认筹者可随时到田头监督,也可以在收获季节自行收割,或是带家人过去参观,享受抓稻花鱼、稻田鸭的乐趣,让孩子体验乡村的农耕生活。 去年国庆节期间,第一期的众筹稻米上市,认筹者赖建筑约上3个家庭一道前来。“带着孩子在田里抓鱼、鸭,虽然弄得一身都是水和泥,但很有趣。”他说,“还有‘战利品’带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