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大山43年的梅列区孝坑村村医邓集禧,坚守46年的泰宁上青乡东山村村医陈德财,行医50年的沙县青州镇朱源村村医张基钜……”这是三明市首届“最美医务工作者”最美乡村医生的获得者们。 乍一看,还以为评的是“最老”村医。10位最美乡村医生,平均行医时间长达40年。近几年来,笔者也采访过多位乡村医生,情况大同小异:年龄高、文化低、任务重。 乡村医生在农村地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不可或缺。乡村医生除了承担基本医疗任务外,还要走村入户完成大小几十项的公共卫生服务,更是农村居民身体遇到突发状况的第一施救人,特别是留守儿童和老人多的村子。在上述评选出的“最美乡村医生”中,几乎都有出急诊救村民于性命危急之时的事迹。 村卫生室乃至镇卫生院这样的基层医疗机构之所以难以突破人才的瓶颈,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待遇低。实际上,大部分的村医都是“半农半医”,因为做医生也得养家。在很多地方,村卫生室的医疗服务收入微薄。如何保障乡村医生的稳定收入,不仅影响着村级卫生室的日常运行,还影响着乡村医生从事医疗服务的积极性。 医疗改革在坚持公益性的同时,一定要调动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在部分地区,对于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根据核定的任务量和考核结果,将相应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拨付给乡村医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举措。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从人均40元提高到45元,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和农村流动,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 乡村医生是离亿万农村居民最近的健康“守护人”。只有为他们搭建起一个“留得住、能发展、有保障”的舞台,才能更好地保障农村居民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我们期待未来的最美基层医生的评选中,能有更多年轻的新鲜血液注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