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武夷山为核心的大武夷旅游牢固树立“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的乡村旅游发展理念,以创建休闲集镇、特色村和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为抓手,积极推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大武夷继山水旅游、休闲旅游、温泉旅游、理学旅游之后,又一具有吸引力的旅游品牌。
一、发展现状
(一)发展初具规模。目前10个县(市、区)已建成省级休闲集镇7个,特色村23个,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16个。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镇3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2个,16个古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近年来,据不完全统计,全市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约占全市年接待游客总人数的五分之一。
(二)业态日趋完善。制定了《乡村旅游“百镇千村”三年行动计划》,把我市的1县、12镇、109村列入全省百镇千村行动计划。乡村旅游主要有以下五种类型:一是清新山水型。以邵武大埠岗竹源村、建瓯小松镇湖头村等为代表,打造一幅山上翠竹葱葱、林茂叶密,山下炊烟袅袅、花果飘香的绝美风景图。二是水乡渔村型。以光泽鸾凤乡大陂村、松溪茶平乡林下村等为代表,通过建设集垂钓、渔业休闲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渔业休闲示范基地,利用农户自家庭院和周边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为吸引物发展乡村旅游。三是休闲农庄型。以顺昌埔上张墩村、光泽李坊乡管密村等为代表,集农业生产、观光垂钓、水果采摘于一体,把现代农业技术与生产、示范、观光等功能紧密结合起来,打造农业观光和民俗文化相结合的乡村旅游。四是民俗风情型。以建阳黄坑镇九峰村、政和镇前镇镇前村等为代表,依托古村落,开发满足游客深度文化体验的乡村旅游产品。五是闽台合作型。以建阳考亭璞石村等为代表,引进台湾乡村旅游先进项目策划、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经营理念,打造乡村旅游精品。六是古村名镇型。以武夷街道下梅村、邵武桂林乡横杭村等为代表,通过一些有代表性的家庙、祠堂和牌坊,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古村镇、古民居民风民俗及其高超的建筑艺术和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
(三)发展前景广阔。省、市、县三级党委、政府相继制订出台了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特别是南平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发展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出台了《南平市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对评定为福建省乡村旅游休闲集镇的给予4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评定为福建省乡村旅游一级、二级、三级特色村分别给予25万元、15万元、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将乡村旅游作为旅游发展的重点,明确了资金、政策、人才等各项保障措施,为乡村旅游铺设了一条快车道。
二、存在问题
虽然取得了诸多成绩,但当前乡村旅游还存在思想认识、发展思路、保障措施等方面的问题,限制和束缚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一)乡村旅游认识不到位,理解片面。各乡镇对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性很高,但对怎么发展乡村旅游的认识不到位,没有明确的发展思路,乡村旅游基本处于自我发展的初级阶段。
(二)规划引导不够,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单一,开发产品特色少、雷同多。目前全市还没有乡村旅游发展的专项规划,乡村旅游资源整合和挖掘开发的力度远远不够。
(三)乡村旅游人才匮乏,经营管理不善。
三、对策及建议
(一)走出“美丽乡村等于乡村旅游”的误区。美丽乡村与乡村旅游既有联系,但更有区别。美丽乡村的具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而乡村旅游则是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会务度假、休闲娱乐等项目的新兴旅游方式。大家可以从这两个定义看出,美丽乡村是乡村旅游的基础,乡村旅游必须要有产业作支撑。只有将美丽乡村提升到乡村旅游,才能真正实现百姓富,乡村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编制切实可行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市县两级发展改革、旅游部门要会同住建、农业、交通、国土、文化等部门,根据各地乡村旅游资源、城镇人口分布、文化特色、交通条件等,科学制订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引导乡村旅游健康有序发展。在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一定要注意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三者统一,尤其是可操作性,更是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的重中之中。
(三)“众人拾柴火焰高”。财政、住建、农业、林业、农业、文化、水利、旅游等部门要联合组成调研组,对全市乡村旅游资源状况进行调查,共同确定乡村旅游点,并各自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和政策,做到劲往一处使,钱往一处投,一个点一个点地打造,从而实现打造一处成功一处。
(四)强化扶持力度。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将乡村旅游作为旅游服务业升级的战略重点来抓,切实做到“三个一”:一是要有一支相对稳定的工作队伍;二是要有一笔相对充足的专项经费;三是要有一系列扶持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
(五)下大力做好乡村旅游的营销工作。要加大乡村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充分利用各级各类新闻媒体、互联网络,整体推介乡村旅游产品,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示范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六)积极创新乡村旅游培训方式。要组织全市各县(市、区)旅游局分管乡村旅游相关负责人、已评和拟评的省级休闲集镇和特色村、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等负责人,按照“分类、分批、分级”的原则,请专家进来,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门类全、质量高、实用型的旅游服务和管理人才。
(修 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