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市场从来都是检验眼力和定力的练兵场,不过,在茫茫古玩收藏界中,厦门的鉴赏收藏大家何小麟堪称个中翘楚——“亦鉴亦藏”四十余载,几乎从未失手,他甚至淘到了无价之宝。
被称为“笑翁”的何小麟说,收藏其实是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卖家为他低价转让无价之宝
今年已是古稀,但耳聪目明,张口满脸笑容,可以在瞬间拉近与陌生人的距离,何小麟故得名“笑翁”。“笑翁”现在最喜欢的头衔是“福建省古玩商会顾问”,他认为这可以发挥他鉴赏家兼具收藏家的强项。
何小麟的微信比很多年轻人玩得都顺溜,每天他都会把收到的有共享价值的信息通过朋友圈再转发出去。把平生积累下来的鉴赏经验与藏友和粉丝分享已成为他的乐趣,他认为这是一个传播渠道,可以起到“普及收藏知识”的作用,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一种方式。
在手机还没具备传图和视频功能前,很多藏友找“笑翁”诊断时,有时候不得不采用电脑装备,把电脑搬到藏品前,装上一个摄像头,让他就着画面把脉问诊。
何小麟现在通过网络诊断仅限于大众化的藏品,一些较珍贵、价值较高的瓷器字画,他还是要现场查看。
何小麟有几处住所,现在居住的家除了留出吃饭和睡觉的空间外,能摆的地方基本上都摆上了藏品,他的几处住所实际上就是一个个小型的博物馆。
有两件藏品让何小麟很得意。一件是明永乐年间的官窖“青花龙纹十棱笔洗”,块头比被刘益谦收入囊中的“鸡缸杯”大不了多少,这是20年前何小麟花了300元收进来的。10年前香港曾经拍卖过同类藏品,当时成交价已经超过4000万元,现在有人出价1300万元,何小麟不卖,他认准这件古玩如果在海外市场公开拍卖,成交价应该是要高于2.2亿元的“鸡缸杯”,即便放低身段,起码也要值1亿元以上。
“景德镇窑明代宣德青花应龙纹四方冰鉴”被何小麟视为“重器”,视为镇馆之宝。 20多年前他花了不到30万元收藏,据他介绍,目前全球范围内都还没发现同样的藏品,没有比价空间,综合艺术价值、年代和块头,他认为这是“无价之宝”。
何小麟告诉记者,这个“无价之宝”就是经藏友推荐后收进来的,卖家张口几百万元,在二十多年前那可是一个天文数字。当时何小麟手里只有10多万元闲钱,但后来,卖家却主动找上了门,以不到30万元的价格转手给他——卖家相信何小麟不仅识货,而且是真心喜欢这件藏品,此外,他认为何小麟还有一种“文化传承的担当”。
文化传承受祖上遗风影响
之所以能在收藏路上走这么远,何小麟坚信是与家族的艺术熏陶密不可分。
何小麟的祖上父子曾是明朝的太子太保和太子少保,父子进士、父子尚书。至祖上十多代时,又出过一位流芳百世的三品官,清廉至过世时,家人甚至拿不出钱财来按照皇帝赏赐的规制安排葬礼,一直到其身后二十多年,后代才遂了他的愿。
何小麟懂事起,就觉得爷爷父母及自己均受祖上遗风影响:都想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一直传承下去。
何小麟儿时出生于江西省抚州市,祖父在民国时代是开银楼的,父亲是当地一所学校的校长。新中国成立后,父亲把银楼捐给了政府。
1963年原本凭借考试成绩可以上清华、北大,因为父辈的身份问题,16岁的何小麟只能选择省级重点南昌大学化学专业。
1969年,何小麟大学毕业后进了当地的一家国营工厂,成为最年轻的技术骨干。在当地县政府的一轮干部选拔中,入选成为最年轻的县处级干部。1984年,厦门特区从湖里扩大到全岛,何小麟被抚州市政府派驻厦门。1990年,何小麟从抚州驻厦办调到厦门政府部门,从政一生,提前三年从厦门市政协退休。
对自己的从政经历,何小麟并不多提,对于自己在何年发表过鉴赏类的学术论文,何小麟却记得很清楚,每次谈起都会如小学生拿到奖状般的开心不已。
收藏了“青花龙纹十棱笔洗”十余载后,他与厦门博物馆原馆长根据自己的研究成稿了一篇学术论文,在有史以来全球最高规格的一场陶瓷学术研讨会上,这篇论文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肯定,而明清官窖鉴定权威专家耿宝昌的高度评价,更让他至今欣喜若狂,在他看来这可是圈子里的最高荣誉。
把用不上的工资拿去买古董
偶尔帮藏友指点收藏,默默无闻在收藏界玩了四十多年,直至年近古稀,才被大众发现,何小麟原来是深藏厦门不显山不露水的鉴赏家和大收藏家。
何小麟的收藏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
“参加工作后,我当时的工资是51.5元/月,太太的工资是31元/月,两个人一个月花不了20元,剩余的工资就都拿去买古董了。”这是何小麟开始玩收藏的大致时间节点。金元宝银元宝一直是他印象里的好东西,当时1.5元/个,一瓶茅台酒就要4元多,银元宝比茅台还便宜,见一个收一个,他现在收藏的很多银元宝珍品就是那些年收进来的。
把何小麟带入陶瓷鉴赏和收藏这一行的,则是他妻子的一件嫁妆。
何小麟妻子的祖上是开药店的,家里祖传的用来装药的盆盆罐罐不少。何小麟跟丈母娘讨要了一个小瓷盘,小瓷盘背后有“乾隆年制”字样,虽是民窖作品,但也算古董。这件小瓷盘在“笑翁”的鉴赏生涯中发挥了大作用。
“手头有了这件藏品,经验虽然不足,但鉴别时就有了判断的依据,可以根据这件瓷器的样子去判断胎光、器形、绘画等。”何小麟至今认为,多亏这个小盘子,让他少交了很多学费、少走了很多弯路,也从这件小瓷器入门,他慢慢丰富了不同门类的鉴赏知识,“又鉴又藏”,一直走到了今天。
有了这件小瓷盘作为样本,加上厦门博物馆老馆长作为良师益友,“又鉴又藏”,“笑翁”在收藏的路上几乎没有失手过。何小麟现在也逛淘宝网,他说在那里偶尔也可以捡捡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