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如何打通城乡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一直是金融部门着力探索的课题。人民银行将乐县支行大胆创新,破解难题,加快助农取款点与“农家宝”平台合并升级,推出集“买、卖、推、代、缴、取”六大功能于一体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真正把金融服务送到了百姓家门口。 整合资源构建金融服务新平台 “在家门口就可以存钱、取钱,而且用不着排队,也没有上班、下班时间限制,非常方便。”4月1日上午,将乐县万安镇村民孙大姐来到镇“农家宝”网点,存了1000元钱后,又赶着忙自己的事情去了,整个过程不到两分钟。 服务“三农”,金融部门大有可为。在将乐,全县农村人口占总人口81.67%,近年来,随着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低保等惠民政策落地,农村银行卡发卡量和存量大幅增加,农村金融服务特别是农村支付结算服务需求高涨。此外,快速发展的农村经济和日益扩大的农村消费市场,也亟须金融支持。 早在2009年,人行将乐支行率先在辖区内开展支付结算“村村通”工程,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受制于基础弱、网点少、覆盖面不足等因素,农村金融服务的瓶颈依然难以突破。 “以往的金融机构都是‘各自为政’,所布的网点服务单一,难以持续。”人行将乐支行行长李江平说。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去年5月起,县人行决定对各机构设施和业务进行融合归并,实现资源、信息共享。通过与县农业局、智慧家园公司以及和县农信社多方协调,推动助农取款服务点和益农信息社合并,创建将乐“农家宝”综合服务平台。 新平台由互联网导航式链接平台、涉农金融机构自助服务终端和POS机、免费无线网络及物流配送构成,设有农村金融、信息两个服务站,实现了信息化服务与农村小额支付便民点的有效结合。创建伊始,县人行要求有关涉农金融机构加大资金投入,增加自助设备布点,加快自助设备下村,弥补农村银行机构网点不足现状,改善全县农村支付结算环境。 截至目前,县人行会同有关部门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商户、种养大户及致富能人等各类组织和个人中,创建“农家宝”综合服务平台149个,实现全县135个建制村全覆盖。 提升功能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存、取款服务是“农家宝”平台的重大突破。郝芳忠是万安镇“农家宝”网点负责人,他介绍说,村民存钱,他收下经过点钞机清点过的钞票,把银行卡插进支付终端,从自己的账户上把钱转入村民账号;取钱则相反,他付钱给村民,然后从村民账户上把钱转到自己银行卡上。 “单笔2000元以内,每天存取款数额不超过2万元。”郝芳忠说,遇到数额较大的业务,可以直接和当地农村信用社联系,银行会派人上门服务。 简单、方便、快捷,“农家宝”平台受到了村民广泛欢迎。郝芳忠展示了最近几天的营业情况:POS交易清单每卷20米,他的桌面上摆放着10卷清单。 平台不仅给村民带来了便捷,也让金融机构省了不少心。将乐县信用联社主任谢海平说:“信用社在村里业务量最大的是农村老人社保支取,以前每逢圩日,大量老人从各村来到乡镇上,就为取那百八十元钱,信用社的门前总是排着老长的队伍,各个网点不堪重负。”如今,网点下沉,老人们不用来回奔波,网点压力也大大减轻。 看到银行尝到了甜头,通信、电力、保险等机构也纷纷要求加入到平台,将服务功能下沉到村一级,实现资源优化。经过近一年的建设和完善,“农家宝”综合服务平台不仅具备小额存取款、网上代购代卖、话费充值、电费缴纳等功能,部分网点还能办理金融理财、小额信贷、手机银行、保险、社保、林权、土地流转、招工等事务。 平台成熟运作后,农村金融信息也逐步完善。通过指导、培训后,“农家宝”网点负责人架起了银行与农户之间金融服务桥梁。县联社还开展了“信用户”“信用村(镇)”评选,推出各类普惠政策,使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得到有效延伸。 “下一步,我们将鼓励更多银行、保险机构入驻网点,为百姓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真正打通城乡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李江平说。 依托平台,将乐县农村电子商务交易快速增长。去年,全县农村电子商务交易26469笔,其中,“农家宝”平台去年对外销售农产品总额达1352万元,购入商品总额达682万元。 探索农村金融服务新模式 本报记者 陈亮 近年来,教育、医疗、道路、体育、文化等公共服务不断向农村延伸,但金融服务却难有实质性的进步,存在着服务网点少、支付汇兑不便捷、金融政策和知识难深入等诸多突出问题。在不少地方,原来以面向农村为主的农信社,因为运营成本等诸多方面条件制约,也逐步撤离,广大农村地区成了金融服务的盲点和真空地带。 面对这一情况,人行将乐支行主动作为,牵头协调多家金融机构,整合各方资源,打造便捷、智能的服务平台,把“普惠金融”真正下沉到村,不仅使各个单位建设运营成本大大降低,还让当地农民真正享受到不出村、无风险、高效率的金融服务,实现了农村金融服务“面广、量多、质优”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