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造福工程,花桥乡招沙甲村危火金的新家建好了两年,但因无钱装修,仍无法入住。目前,他准备发展养蜂产业,以此脱贫。
渭田镇东边村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与贫困户结成利益联结机制,贫困户在合作社可以从事订单农业,也可以成为工人和股东。
茶坪乡铁岭村小伙子吴庆龙大病初愈,不能从事体力劳动,他和妻子从农村电商里找到了就业出路,如今夫妻俩每月能赚6000多元。
阅读提示
松溪县目前有贫困村31个,贫困户2037户6746人。近年来,该县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条颇具特色的产业扶贫之路。县委书记朱仁秀说,发展生产脱贫一批,要找准一条产业路子,县里许多地方找准的并非“高大上”项目,但却是切合不同地方、不同对象实际的“点子”项目,其中松溪月嫂、东边村蜂斗菜都打出了响亮牌子,蜂斗菜、笋壳环保饭盒远销日本。
4月10日至13日,记者走进松溪县花桥乡招沙甲村、渭田镇东边村、家政培训基地和畅宏电子商务园等,近距离观察该县的产业扶贫项目。
因地制宜
做足生态文章
以生态为依托,“4 1”瞄
准小而精项目
招沙甲村位于花桥乡西部,全村共有132户451人,有近万亩森林,地处水源地保护区。村里目前有13户贫困户。
全村耕地只有300多亩,人均不足1亩,且多是山垅田。该村又是省级生态村、水源地保护区,要念好生态责任“紧箍咒”。发展扶贫产业该如何入手?
村党支部书记钟学富说,省委书记尤权曾到过村里,勉励大家利用好当地丰富的生态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生态旅游,所以村里因地制宜发展“4 1”模式,即人均1亩茶、1亩竹、1亩林下经济、1亩养殖,并利用乡村游平台,将这些小而精的项目带动起来。去年国庆节期间,平均一天来了1000多名游客,乡村游带火了农产品销售。目前,村里已有茶山100亩,毛竹300亩,利用400多亩山地发展草珊瑚、金线莲等林下经济。
去年,村里引进了金花葵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100多亩的土地来发展植物界的“大熊猫”金花葵,并试种成功。土地每亩年租金为500元至700元,去年村民光租金收入就有5万多元。流转土地的贫困户收入有了保障,而且村里富余劳动力转移有了出路。另外,村民自己也可依托生态做文章,利用近万亩的山林发展养蜂业。“我们这里的蜂蜜远近闻名,冬蜜每公斤200多元,春蜜每公斤200元,市场供不应求。目前,村里已有4户养蜂大户,有465个蜂箱,每箱收益超过1000元。”钟学富说。
危火金是村里贫困户,上有70多岁的父母要赡养,下有6岁的残疾女儿要抚养,妻子也是残疾人,以往靠3亩粮田维持生计。家里就他一个劳动力,老人和妻子需要照顾,不能离家打工,建房又欠了20多万元。缺项目又缺资金,34岁的危火金很着急。
帮扶责任人钟学富与危火金商谈了多次,还是认为养蜂最稳妥。钟学富算了一笔账,一个蜂箱投资约700元,收益1200元至1500元,风险小,回报可期,而且由养蜂大户来传授技术,掌握技术不难。钟学富说,目前危家最缺启动资金,县里正在实施林地、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试点,他会帮危家申请贷款。危火金跃跃欲试:“养蜂风险小,蜂蜜销路好,我家脱贫有希望!”
以大带小
做强特色农业
差异化发展,与贫困户形
成利益联结机制
渭田镇东边村是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人口1500多人。与招沙甲村不同的是,该村位于河谷盆地,耕地就有1500多亩。
村主任吴得荣也是东边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他说,村里发展思路是将现代特色农业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村里农田基础设施完善,因此着力发展蜂斗菜、甜玉米等现代高效农业种植项目。合作社流转土地800亩,平均亩产值(两季)达6000元以上。村里共有35户贫困户,其中14户贫困户在合作社发展订单农业,5户在合作社变身农业工人。
“种植蜂斗菜是我们村的特色农业,去年出口量达500多吨。合作社以订单农业的方式,对村民种的蜂斗菜以每公斤15元收购。”吴得荣说,“蜂斗菜原是山上的野菜,俗称山露,后来村民引种成功,成为村里的特色农产品,专门出口日本,销路很好。”
贫困户范良雨是合作社一名订单农户,今年46岁,家里原只有两亩地,后流转来4亩地。去年,他种了4亩的蜂斗菜和2亩的毛芋,生产模式不同,效益明显不同。每亩蜂斗菜需要100公斤种子(每公斤3元),肥料需要两包(每包350元),这些都由合作社提供。蜂斗菜收购价为每公斤15元,每亩收益约4000元。毛芋需要自己花钱买种子和肥料,还要自己卖产品,风险大。毛芋去年行情不好,每公斤只有1.8元,而每公斤4元才能赚钱。“订单农业风险小,省心省事。现在最烦恼的是家里就我一个劳动力。”范良雨说。
不过,范良雨还有其他增收渠道。合作社有5000平方米加工厂,延伸了产业链,将竹笋、玉米制成罐头,还将笋壳制成环保饭盒出口到日本。村民可出售笋壳,农忙之余也可在加工厂从事刷毛、剪样等工作。合作社一年生产旺季为5个月,最多时有七八十名工人,满勤工人可以赚两万多元。眼下正是旺季,范良雨在合作社给春笋罐头装车,每天可赚200元。
范良雨还有其他选择,他可将土地入股合作社,也可将扶贫资金入股,土地一亩折合资金700元,两亩责任田1400元为一股,现金1000元为一股。入股农户除了享受一定股息分红外,还可享受八成利润再分配。目前,村里已有5户贫困户以26亩土地入股。“我既是合作社订单农户,也是合作社工人,还可成为合作社的股东。”范良雨展露笑容。
量体裁衣
做细就业服务
特殊人群各得其所,扶贫
产业更有针对性
农村贫困妇女是扶贫的特殊群体,也是容易被忽视的群体。目前松溪有3000多名贫困妇女,如何量身定制扶贫路子?对此,松溪县将发展家政服务业作为精准扶贫的一个重要手段。
“这是针对社会老龄化和二胎政策放开的需要,家政服务业大有可为。目前我们已经培养了1100多名家政服务人员,九成多培训人员实现就业。我们还进行了后续跟踪,600人在松溪就业,其他人主要前往南平、福州,有的还到了澳大利亚。她们平均月工资为3000元,月嫂月工资为7000元至1万元。”县妇联主席龚丽爱说。
溪东乡东源村严秀云,曾是一名贫困户。2009年,她通过家政培训后,截至目前已带过10多个孩子。严秀云说,家政服务市场很紧俏,都是雇主自己找上门。目前,她在城关租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在家中帮人带着两个小孩,白天照顾8个小时,每月可收入7000多元。“我丈夫帮人开车,每月3000多元,他常说要辞职回家给我打下手。这份职业既有不错的收入,又可兼顾自家孩子,让我有满满的幸福感。”严秀云说。
目前,松溪县妇联正着手做大家政培训业,在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内建设实训基地,并委托第三方培训。一个季度计划培训两期,每期100多人,解决贫困妇女的就业问题。
严秀云通过家政服务业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茶坪乡铁岭村大病初愈的小伙子吴庆龙则从农村电商发展里找到了出路。
前年12月,吴庆龙因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花了42万元,家里成了村里的11户贫困户之一。大病初愈,他不能从事体力活,农活不能干,出门打工也不成,每月1300多元的药费惹人愁,家庭日渐困窘。村里为他联系了电商运营培训。目前,吴庆龙夫妻俩都在畅宏电子商务园工作,动动鼠标与客户沟通交流,夫妻俩每月可赚6000多元。同样从事电商工作的还有同村4名残疾人,他们以往谋生很难,如今在农村电商平台上找到了就业岗位。
“电商平台将村里的茶叶、板栗等销到外地,去年销售额突破300万元,既让一些特殊群体有一份相对稳定的收入,而且村里的特产有了更广的销售渠道。”村主任吴德进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