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三下午,来自连江县东湖镇三所小学,包括洋门小学、祠台小学以及东湖中心小学的25位虎头虎脑、野性十足的孩子,齐聚东湖中心小学排练室,劈腿、勾脚、把杆……舞蹈专业套路一板一眼、有模有样。
这支成长于乡村的“野小子”男孩舞蹈队成立于2013年,从第一个作品《快乐建筑工》登上县舞台以来,去年凭借《畲蛙逗牛》原创舞蹈作品拿下省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展演一等奖。
缘起
“舞蹈队的成立源自一次走教的美丽邂逅。”已经有17年教龄的音乐老师叶奋是舞蹈队的指导老师。
受制于编制的缘故,乡镇中心校教师普遍都有轮岗走教的经历。2013年,叶奋老师根据学校安排来到偏远的洋门小学走教。这是一所乡村完小,加上幼儿园总共100人左右。学生数量不多,但该有的学科都得配上。
走教这一年,叶奋负责学校幼儿班,这是一个混搭了2-6周岁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班级。“来到这里感觉自己不仅是个音乐老师,什么都负责。孩子很纯真,又充满野性,来到这里总觉得该给学校留下点什么。”
机会来了。这一年,连江县“六一”文艺汇演向各个学校征集节目,叶奋便想到排演一支由男孩子们组成的舞蹈队。由于洋门小学符合条件的男生不多,叶老师便把选拔范围扩大到整个东湖镇所有小学。这样,一支由村里娃组成的舞蹈队应运而生。
由于排练时间不够,孩子们第一个作品《快乐建筑工》并没有入选当年度县“六一”文艺汇演,但舞蹈队却保留了下来。
成长
“舞蹈动作看似简单,全是固定套路,但对这群年龄在7-13岁之间的孩子来说,一切都是从零基础开始练起。”叶奋每周三下午固定带孩子训练2小时,光是劈腿、勾脚这些基本动作,孩子们都花了小半年时间,不断反复训练,形成身体自然反应。
改变是明显的。“自信,在舞台上这群孩子展现野性的质朴,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更成为自律勤奋的好学生、好孩子。”东湖中心小学校长任本雄说。
去年加入舞蹈队的郑诚骏,父母都在外地打工,他在老家与爷爷生活在一起,平常内向而羞涩。今年郑诚骏也和队员们一起参加在小沧乡举办的“三月三”畲族文化节表演,而台下坐着专程从外地赶回来观看孩子第一次登台的妈妈。
陶少伟是舞蹈队的“大胖”,六年级的他体重却将近80公斤。抱着减肥的心态,他在2013年就加入队伍。“现在虽然减肥效果不明显,但我收获了更多。”由于体型笨重的缘故,陶少伟的训练比别的孩子更辛苦。“《畲蛙逗牛》中大胖有个动作是趴在地上,别的孩子踩在他肩膀上,他坚持下来了。”叶奋说。
2014年,“野小子”舞蹈队原创作品登上福州第十四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展演舞台,获得福州一等奖。2015年,在福建省歌舞剧院和连江县文化馆相关专家文化扶贫活动支持下,作品《畲娃逗牛》升级为《畲蛙逗牛》,配乐中加入孩子们自己录制的畲语音乐,并在福建省第五届中小学艺术节上获得一等奖。
升华
舞蹈只是素质教育的一种载体。如何让更多的农村孩子享受素质教育的阳光普照,东湖中心小学有自己的妙招。
“‘野小子’舞蹈队已经打响了学校素质教育的招牌,在当地家长中也有很高的认可度,接下来就是如何扩大受惠群体。”任本雄说。东湖中心小学开始推广校园武术操,以武术的基本手型、步型的组合与演变为基础,让学校的每位孩子都会一套易学且富有童趣的中国功夫,进而纠正体态、站姿。“既强身健体、陶冶性情,又能为舞蹈队的竞技比赛选拔好苗子。”任本雄说。
素质教育的渗透还不止这些,东湖中心小学在武术操的基础上,将溜风车、踢扣子键、跳皮筋等儿时游戏融入日常的大课间活动中,实现全体同学从会玩、个个爱玩,到玩出花样,让久违的儿时游戏重返校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素质教育不能背离孩子们的本心。舞蹈也是如此,让这些充满野性与纯真的孩子,遇见最好的自己。”任本雄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