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武平县万安镇,灰蒙蒙的天空飘着小雨。 石燎阁“阁主”钟亮生一早来到位于万安镇上镇村的养蜂基地,给帮他照看基地的残疾人吴绍荣送去3月份的工资。 看着吴绍荣接过工资时露出的笑容,钟亮生感到特别欣慰。除了吴绍荣,石燎阁还为7名残疾人提供工作岗位。此外,钟亮生摸索出“三三三”扶贫助残模式,帮助武平县120余户贫困残疾人家庭走上养蜂路。去年,这些残疾人家庭中年纯收入过8万元的达6户,过3万元的有60余户。 大排档老板走上养蜂路 在成为“阁主”前,钟亮生的身份是大排档老板。凭借参军期间从炊事班学到的精湛的烹饪技术,加上为人厚道、收费合理,他的大排档广受好评,生意十分红火。 “2005年前后,是大排档生意最好做的时候,夸张点说就是日进斗金。”钟亮生说,“那几年,一个冬天就能赚一年的钱。” 钟亮生家有养蜂传统。2006年,年老多病的父亲没有能力继续养蜂,希望他把祖业传承下去。 一边是火爆的大排档,一边是祖业,面临抉择的钟亮生一时犯了难。 “大排档属于低端餐饮,持续不了多久。养蜂投资少回报快,而且绿色无污染,未来必有市场。”钟亮生一狠心,关了大排档。 因为平时耳濡目染,钟亮生对养蜂并不陌生,加上年富力强,他很快就扩大养殖规模,不到两年,就把从父亲手中接过的20余箱蜂增加到了200余箱。 可是,2008年2月大雪突至,蜂箱都被埋雪下,最终只有几十箱蜜蜂得以存活。次年3月,蜜蜂发生幼虫病,差点全军覆没。 接连的打击,让钟亮生怀疑起自己的选择,但如果放弃,前期的投入将化为乌有。他开始不断购买专业书籍学习,一有空就上网查找资料,到江西、广东请专业技术员传授技术。 其间,钟亮生参加了武平团县委组织的青年创业扶持项目,获得免息免担保贷款。另外,主办方还提供一对一专家指导。在专家的建议和指导下,钟亮生决定告别传统的家庭作坊式养蜂模式,向专业化、规模化迈进。 钟亮生斥资100多万元,引入先进设备,对采蜜、检测、加工、包装和销售进行规范化管理,并先后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和公司。 2013年,随着“石燎阁蜂蜜”通过国家食品生产许可认证,钟亮生的养蜂事业终于走上正轨。这一年,他公司的蜂蜜产量达到2万公斤,产值200多万元。 “三三三”制度帮扶残疾人 富起来的钟亮生没有只顾自己,他注意到了残疾人这一弱势群体。他认为,养蜂投资少回报快,劳动强度较低,很适合残疾人做。 钟亮生找到武平县残联,和残联签订了共同扶助残疾人养蜂的“三三三”养蜂协议——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申请养蜂项目,可得到残联三分之一补助,钟亮生合作社赊销三分之一,蜂农自筹三分之一。 此外,钟亮生搜集各地养蜂资料,结合武平实际情况,编写了几本图文并茂的教材;免费为残疾人举办培训班,提供技术和蜂种,帮助解决蜂蜜销售问题。 “养20箱蜜蜂需要6000多元成本。按照‘三三三’协议,蜂农只要出2000多元,就能办起一个小型养蜂基地。”武平县残联相关负责人说,养蜂门槛降低,加上没有销路之忧,能让更多残疾人加入这个行业。 目前,武平县已有120余户残疾人家庭养蜂,总规模达5300余箱,产值500多万元。这些原本没有生活来源的残疾人,通过养蜂正在逐渐摆脱贫困。 武平城厢镇残疾人钟文广在县残联牵线下,加盟石燎阁养蜂业。最早他出了2000多元养20箱蜜蜂,第二年就收回了成本。如今,他家里养着80多箱蜜蜂,年收入能达到5万余元。去年,他还为儿子购置了小轿车。 随着“三三三”扶贫助残模式在武平取得成功,不少周边县市来取经。前不久,钟亮生与新罗区万安镇政府签订了结对帮扶合作协议,助力当地精准扶贫。 与此同时,受钟亮生组建养蜂专业合作社引导,武平原本零散分布的养蜂人被聚集到了一起,传统养蜂模式向专业化、规模化转变。目前,全县建立了100多个专业化、规模化的养蜂基地,养蜂规模由2000多箱增长到了2.3万多箱,蜂产品年产值2800多万元。 去年,钟亮生获得第六届“福建青年创业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