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3月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郑璜)“快试试我去年跟你提过的下党茶。”一进全国人大代表、南安市梅山镇蓉中村党委书记李振生的房间,他便热情相邀。 一年前印在宣传册上的设想,已成现实。 去年两会期间,寿宁县下党乡下党村的扶贫订制茶园在北京地区首发销售,“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的理念,引得不少代表委员纷纷认购。 李振生介绍,一年时间这项目成效初显:已签订认购协议170多亩,今年可达300亩。下党村民通过这一项目,茶园收入从每亩2400多元增加到6000元,村集体从茶叶加工、包装费、管理费等方面增加收入8万元以上。 作为第一民生工程,脱贫攻坚是硬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节点日益临近,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精准扶贫如何进村入户,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代表委员们纷纷献策。 选对人,扶真贫 去年底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后,我省专门开展了农村扶贫开发对象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五看有没有病人卧在床”,经办人必须走遍辖区所有贫困户,严格按国定、省定标准认定扶贫对象,防治“富人戴帽,穷人落榜”。 代表委员们认为,精准扶贫的首要问题便是搞好精准识别,摸清家底。 如何动态跟踪贫困户的致贫原因、人员变化,是摆在各级党政部门面前的具体问题。詹思禄委员认为,传统的统计方法容易滞后,他建议在扶贫工作中以各级统计局为核心,以村、乡、县为基础,建立精准的扶贫数据库,确保所有精准扶贫统计数据及时、真实,为精准施策打好基础。 尽管各级党政一把手是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但脱贫攻坚更需要统筹整合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构建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精准扶贫是全社会的责任,企业家应该走在前面。”全国政协委员、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曹德旺表示,今年他的河仁慈善基金会计划至少在3个省5个村开展帮扶项目,具体的帮扶模式将在人口普查、资源普查、生态普查等一系列调研后确定。 2月,我省“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启动,三年内将推动我省民营企业与300个以上的贫困村结对帮扶。启动仪式上,向企业家们发出号召的,正是全国人大代表、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洪杰。他的企业已经和莆田的两个贫困村签订了帮扶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