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新体制 培育新优势 改革创新,是推进开放发展的最大动力。 2015年5月27日,在华东7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突出问题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深化改革,增强改革意识,提高改革行动能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探索新机制,须有新作为。 “福建在更高层次上扩大对外开放,必须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带动全面深化改革攻坚突破,持续释放改革红利,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省长于伟国表示。 下好简政放权的“先手棋”。2014年以来,省级直接行使的行政权力整合精简3827项,精简率达48.6%;省级公共服务事项整合精简380项,精简率35.6%;省级仅保留行政许可事项312项,不再保留省级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同时,253项省级行政许可事项下放到福建自贸试验区,办事不出区;省发改委将18项企业投资项目核准事项赋予福建自贸试验区各片区管理;平潭等重要经济增长区域被赋予省级行政职权。 减彻底、放到位,根本是要优化服务。 去年7月1日起,福建自贸试验区平潭片区实行投资管理体制“四个一”改革,将投资建设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涉及的147项审批事项合并为26项,整合为规划选址与用地、工可批复、施工设计和招投标、统一竣收等4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均采取“一表申请、一口受理、并联审查、一章审批”的综合审批。 这项改革举措,将整个审批过程的99个章变为1个章,256项申请材料精简到19项,审批时间压缩三分之二。 放管结合,简政放权更加有的放矢。 在省工商局牵头下,福建在全国率先推出自贸试验区事中事后监管底线清单,清单提出了55个监管风险点及88条防控措施,依靠信息化监管防控等手段,进行动态、科学监管和防控。 创新外商投资管理服务机制,放宽和规范市场准入。 福建自贸试验区对负面清单外领域的外商投资项目实行备案制以来,截至今年2月底,通过备案设立外资企业996家,合同外资金额67.47亿美元,分别占新设外资企业数和合同外资金额的98.2%、99.1%。而对于一般境外投资项目和设立企业,福建自贸试验区同样实行了备案制,取消企业对外投资外汇行政许可,下放银行直接办理,企业对外投资备案证书申领当日即可办结。 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改善通关环境。 “过去报关报检就像是一场争分夺秒的战争。”福州外轮代理有限公司的单证操作员刘燕莉说。福建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试运行以后,情况就不一样了。海关、检验检疫、海事、边检共同“入驻”,让货物进出口实现了“一单多报”。 去年7月24日,厦门海关在关区内的业务现场全面启用一站式查验场,实现关检“一站式”查验全覆盖。以往对同一票进出口货物进行查验时,关、检需要分两次到码头进行吊柜、运输、开箱、掏柜、查验,如今两部门对同一进出口货物只要一次开箱检验,可以减少30%的重复申报项目,每个集装箱节约成本600元。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就是努力构建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福建探索创新体制机制,既需勇气,更显智慧。 风正帆悬,急流勇进,福建开放发展稳步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