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村共建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福建畲族人口全国最多,目前共有36万多人,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其中,全省又有二分之一的畲族人口聚居于闽东宁德。他们多数散居在偏远山区,交通等基础设施差,资源禀赋不足。 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 金融“输血”,增强畲族地区自身的“造血功能”,农行走在前。“正是在农行的一路支持下,我们发扬‘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实现‘穷村巨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福鼎市硖门畲族乡柏洋村党委书记王周齐由衷地表示。 20年前,柏洋村民人均纯收入只有600元,村集体负债43万元,70%以上的村民分散居住在环境恶劣的21个偏远自然村,住的是茅草房、木瓦屋。 得益于福建在全国率先实施的“造福工程”,柏洋整村移民搬迁建新村。如何真正让搬出大山的群众“留得住”“能致富”? 农行与柏洋村率先开展银村共建,专门制定了金融服务方案,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为农民发展生产、实现增产增收架设了一座融资的桥梁。至3月末,农行共向柏洋村发放惠农卡546张,农户贷款67户,余额2835万元。 我们走进新村西南角的村民雷增喜家,看到这栋漂亮的三层小楼大堂正中,一张照片格外醒目。这是2010年9月5日,习近平在柏洋村到雷增喜家中看望,并与村民代表交谈的留影。 “当时我们全家年收入5.5万元。现在通过种植水稻、果树、投资茶厂等,年收入又翻了一番以上。”雷增喜的女儿雷春妹说。2013年1月,雷春妹获得农行30万元个人生产经营性贷款,与当地村民合作办起茶厂,当年即分红3万元。 “在农行中期流动资金贷款800万元的支持下,宁德核电宿营基地一期去年建成入住,每年租金1300万元,村集体入股36%,村集体一年净入470万元。目前,宁德核电二期5、6号机组正在加快推进前期,村里决定再上投资3000万元的宿营基地二期项目。有农行的鼎力支持,我们的新型小康目标是,2020年实现村集体收入30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3万元,全村工农业总产值30亿元,‘三险一金’公益化,乡村服务一体化。”王周齐信心满满地表示。 在闽东,农行在9个畲族乡先行与柏洋、赤溪、半岭、虎头村、上金贝等10个畲族村建立银村共建关系,制定畲族村银村共建示范综合金融服务方案,让畲乡绽放致富之花。 霞浦水门畲族乡半岭村交通不便,是当地比较贫困的少数民族村。种茶大户雷曾铁创建了雷氏观音茶叶专业合作社,因资金不足,只能进行茶叶初加工。农行将其列为重点支持对象,一次性给予生产经营贷款45万元,支持合作社扩建标准化厂房、购置先进的生产设备。同时,为21户村民发放121万元农户贷款,改良种植品种。去年,合作社实现产值300万元,比上年增加35万元,自主品牌“畲凤”红茶远销北京、上海、杭州等地。随着生态茶园面积的扩大,今年村民收入有望大幅增长。 在福安穆云畲族乡虎头村,农行共发放惠农卡贷款400多万元,并在景区沿路村庄设立助农取款点,支持农户扩大省优地方名水果穆阳水蜜桃种植规模,打响“桃花节”品牌。依靠农行的农户小额贷款,村民吴树灿种植水蜜桃发家致富,盖起了一栋5层楼房。随着穆阳水蜜桃名声的扩大,前来观赏桃花的游客络绎不绝,吴树灿又办起“农家乐”,今年3月桃花节,他的“农家乐”生意火爆,15天收入3万元。 为更好地服务畲族乡村,近日,农行宁德分行行长刘晓伟一行专门来到蕉城区金涵畲族乡,就引进“政银保”合作模式开办信用保证贷款业务,和当地进行进一步沟通。据悉,目前农行宁德分行“政银保”合作金融扶贫方案已由蕉城区政府确认在金涵畲族乡试点推进,初步计划发放农行小额扶贫贷款500万元,将由银行提供信贷资金,保险公司提供担保,政府设立风险补偿基金并购买保险,政府、银行、保险联手扶贫畲族乡。 【背景】贫困人口大多分布比较散,又在偏远、交通和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山区老区。为弥补乡村物理网点不足的短板,农行福建省分行积极实施“金穗惠农通”工程,加大机具布放力度,通过布设电子机具,有效延伸金融服务半径,积极为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户提供支付结算、转账汇款、助农取款、缴费等基础性金融服务。至2015年末,在23个重点县共设立“金穗惠农通”工程服务点1659个,布放电子机具4101台,建制村覆盖率达到45.8%。 同时,选择人流集中、自助设备使用频率高的农资店、超市等场所,设立“三农”金融流动服务工作室和助农取款服务点,有效延伸了金融服务空间和时间,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