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头水库 近日,位于潭头镇高海拔地区的高岩村山涧中,村民在一辆挖掘机的协助下,忙着修建一座高约8米宽10多米的小型拦水坝。“这坝是用来蓄水沉淀的。这样,下游能喝到更干净的水,我们上游的村庄环境也会变得更美。”参与修坝的村民苏春灿介绍说,这个拦水坝是福安重点流域生态补偿建设项目之一。 2014年,福安市在加强环境整治的同时,给潭头等10个上游乡镇共发放流域生态补偿资金600万元,用于重点流域内环境污染综合整治、长效管理和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 2015年,福安将此项资金追加至800万元,并计划今后根据财政收入情况保持适当增长。这一机制的建立,使福安成为闽东生态补偿力度最大的县级市。 为了青山绿水有所舍弃 上游投资投劳治理水源、美化环境,下游喝到放心水。这件看上去皆大欢喜的事,对于福安上游乡镇来说,却是多年来“舍”与“得”博弈的结果。 近年来,福安将全市规划为中心城区、滨海新区、生态旅游区三大版块,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一方面,发挥中南部沿江沿海港口腹地优势,打造园区产业支撑平台,增加经济总量收入。另一方面,强化西北部和上游乡镇生态保护,侧重发展特色农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增进民生福祉。 “这就是现今提倡的‘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的发展模式。”潭头镇镇长章桂平说,潭头水库是市区的重要饮用水源,地处交溪上游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潭头等乡镇只能定位为生态农业绿色旅游区,对大型工业企业的投资意向要舍得放弃。 为了扭转潭头镇工业薄弱现状,2010年该镇时任班子曾打算在富罗坂村建设占地约120亩的工业区。但考虑到取水口上游保护问题,已通过相关部门审批的园区规划设计最终作废。 同年,潭头镇出台了跨度20年的总体规划,将全镇定位为“福安市区后花园”。此后,相继“找上门来”的重钢、电机、养殖等污染企业项目都被一一放弃。 对此,现任潭头镇书记王剑敏表示,保护上游水域生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仅靠一任班子是远远不够的,每任班子在面对污染的“短平快”高收益项目时都只能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