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手在古朴的石头民居前穿梭。 小坝村蒙古生态农庄引客前来品尝特色美食。 寨后村发展中药种植。 游客在山里捡拾绿色鸡蛋。 盛夏时节,来到风景宜人的泉州市泉港区涂岭镇寨后村,只见一片片梯田泛着层层绿意,十几个村民正为枸杞苗翻土除草,一派热火朝天。“今年,村里将一部分梯田改造为中草药基地,首期50亩的黄芪、枸杞等十几个品种已经种好了,今后将作为样本向村民推广,引导种植高附加值产品。”村支书王华林介绍,村里水质好,山土肥沃,邀请专家考察后,村里决定发展中草药,“每亩产值可翻好几番哩”! 而在毗邻的樟脚村,村民们也借助村里油画般的明清古民居,搭上了生态致富的快车道。每逢周末,民宿老板陆灿强总是忙着接待一拨拨客人:“这可是沾了村里旅游开发的光。去年开始,来家里吃住的游客就有300多人,光这一项收入就有2万多元。” 涂岭镇位于泉港西部,地域面积占全区的“半壁江山”,森林覆盖率达67.3%,是石化新城名副其实的“绿肺”。金钟潭、古民居、笔架寺、蒙古族村寨、出氏家庙……一批得天独厚的自然历史文化资源,成为一张张亮丽的“名片”。 如何让优势资源转化为生态发展的动能,真正造福于民?近年来,涂岭镇着力拓展全域旅游,根据各村的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美丽乡村、休闲农业、山水生态、民族风情、运动健身等特色休闲观光旅游。镇里还建设朝阳、小坝、秀溪三条乡村旅游公路,将各景点串点成线。 为打响涂岭乡村旅游新名片,该镇成立涂岭猪脚美食文化协会,举办涂岭猪脚美食文化节、“美丽乡村”休闲汇、小坝草地音乐节等大型活动,并将涂岭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包装和品牌推广,涂岭猪脚、红茶、水果等一批农家味十足的农副产品广受欢迎。 已然动工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施的规划方案,让村民们充满期待,“如果能开发好,收入就能提高一大截,日子也节节高了”! 本报记者 游庆辉通讯员 庄国辉 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