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2月2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丽明 陈尹荔)近来,本报经济版策划推出聚焦农村老产业的系列报道,引起广泛关注。本报特别邀请了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乡建学院执行院长温铁军、福建省农村工作研究中心研究员黄跃东、北京晏阳初平民教育发展中心总干事邱建生就相关问题各抒己见,期盼读者朋友争鸣。 记者:我们为什么要关注农村老产业? 黄跃东:历史性、地域性、一定的生产规模、特色农业、劳动密集型、附加值高,是农村老产业的六大标签。它必须是经过长期生产生活积累形成的,有悠久历史的产业;它必须覆盖一定的地域范围,比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客家地区等等;必须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得到消费者的认知和认同,能产生经济效益,成为或能成为当地发展的经济和物质基础;它应该与特色农业息息相关;它应该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吸引大家就业,大家分享利益;它卖的不只是产品,还是地方文化内涵,因此具备较高的附加值。这六大标签使农村老产业在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的过程中,引人注目。 邱建生:乡土知识的重新发掘、乡土文化的恢复与重建,正是重新发现农业文明价值的一项具有迫切性的基础工作。而重振农村老产业正是通过对地方性知识和乡土知识的重新发掘,为农村新经济的发展增添别样动能。 温铁军:上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我国出现农业生产过剩的问题。我们现在关注农村老产业发展就要关注农业结构性问题,对此,中央已明确提出农业供给侧改革,直指农业结构性过剩。此外,一些地方农业规模化发展还带来了面源污染、“人参卖出萝卜价”的问题,导致恶性循环。因此,地方在开发农村遗产或特产的时候,应该对片面追求工业化模式进行反思和干预。 记者:发展农村老产业有何意义? 邱建生:“做乡村、山川、河流的守护者,保护故乡的生态环境;做乡土文化的守护者,保护故乡的人文环境;做乡村手工经济的守护者,增强乡村经济的自主性。”——这是我们倡导的爱故乡活动的行动宣言,也可以说是发展农村老产业有望给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契机。全球化的进程中,外来的工业打破了农村固有的经济、文化、社会结构,农村出现了“空心化”以至凋敝。而发掘原生并扎根于农村的老产业,有望吸引资本和人员回归,全面撑起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的大梁,实现乡土再造。 黄跃东:我总结出发展农村老产业的五点益处: 第一,我省是特色农业大省,农业的竞争优势不应拼规模,而应拼特色,农村老产业特色优势十足,这对于培养客户黏性非常重要。 第二,发展农村老产业是很好的扶贫药方。首先,农村老产业覆盖的地域,一般在经济落后地区,产业技术门槛一般也不高,并且是公共资源,个人、企业、集体都可以投入,相对工厂来说,发展农村老产业可卖产品、卖文化、卖服务,收益周期更加稳定,利益共享性更高;其次,它的发展有利于一二三产业在农村融合,集聚更多资本和人才,吸引返乡创业和创客空间落户;最后,农村老产业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品牌自我保护能力强,其他地方抢不走、复制不了,只能被带动发展。 第三,产品—产业—产业链—产业集群,沿着这样的发展脉络,有利于农村产品的培育和深化,进而打响整个农村产业的综合地域品牌,形成农村经济深度转型升级的契机。 第四,发展农村老产业涉及的要素点多面广,可以成为农村综合治理的抓手,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乡村建设和农村发展。 第五,有助于解决农村“空心化”的问题,解决农村“工业品进得去、农产品出不来”的问题,有助于打通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 温铁军:在农业4.0的时代,我们要强调农村经济的本地化和多样性,强调农村经济的生态化,强调生态、生产、生活合一。只有这样,中央交给福建的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任务才能完成,农村就能成为福建生态省建设的最好基础。福建要在秉持生态文明试验区定位的同时保住发展动能,就要把很多传统的、本地化的东西当成遗产来发掘。“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素有“十里不同风”的传统,保存着成千上万种本地化的传统遗产或特产,发展它们符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既能与本地的生态环境条件紧密结合,又能充分发掘极高的文化附加值。 记者:发展各类农村老产业要注意哪些问题? 黄跃东:不是所有的农村老产业都需要去开发,尤其不能遍地开花,应该以经济效益为主要衡量标准,兼顾生态、社会、文化效益,鼓励有条件、有潜力的地方去发展,鼓励发展有市场前景的农村老产业。政府重在营造好的发展氛围,尤其要注意不能包办。 温铁军:要改变一些地方政府乱伸手的行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过去,一些地方政府由于财政高负债,往往更多地去亲资本,而不是亲环境、亲民生、亲社会、亲贫困,这“四亲”应该成为相关政策的主要导向。财政高负债还导致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利用权力去寻租,在管制行业发展的同时,客观造成发展瓶颈和障碍。这些行为不清理的话,会阻遏创新。其次,要发动农民,围绕这些本地化的遗产或特产形成合作组织,发展共享经济,才能保护好创新。再次,应该解决地方政府高负债的问题,比如探索通过债转股的方式化解地方政府高负债,等等。最后,要遏止“旋转门”等不良现象。 业态方面,要反复开导农民组成合作社,一定要先搞二三产业,尤其是要先搞第三产业,一开始就用工业化模式发展农业的合作社失败概率很高。 内容方面,要怀着恭敬之心去看待地方文化遗产或特产,不要只把它当成产品,要把它当成与生态、生产、生活结合的具有文化内涵的品类,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向群众学习。 一定要有思想创新,才能够理解为什么生态化这么重要。现在不少地方还在用工业化的思维,规模化生产农村的遗产或特产。在有些领域中,工业化时代所形成的产业化模式是客观存在。在工业化时代用工商业资本改造农业的时候,会形成一批产业化的公司,它占用了大量的财政资源,也形成了大量的银行贷款乃至不良资产。要化解这些工业化农业类企业的现有和潜在矛盾,防止危机爆发,同时叫停这种发展思维。 记者:如何推动农村老产业发展? 黄跃东:我省已经有不少发展农村老产业的产业基础,很多人自觉或不自觉地都在做,全省农业注册商标里就有不少农村老产业的影子。但我省农村老产业的发展还是存在一定的瓶颈,应该着力破解。 一、种植这一环节的农村老产业发展得不错,但加工类的农村老产业还需要进一步深度挖掘,技艺需要整理收集。同时,加工类产品卖得不多,出现了凋敝的现象。 二、不少农村老产业的潜力和意义还不为大家所熟知,面临失传。开发的时候,要赋予新内容和新内涵,不能一味复古,要嫁接新的东西。要推动生态产品的开发利用,推动本地的人文开发和经济开发,在新的起点上实现转型,实现品牌价值和地域价值。 三、农村老产业是很好的文创资源,大部分的发展路径应该是三产融合,不是简单地开发产品形态,可以结合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打造公用区域品牌,开发其附加值,延伸产业链,这有望扭转我省农村产业附加值低的颓势。 四、溯源老产业的历史文化时,要跟大众需求对接,要跟当地的历史文化建设相结合,培育乡愁产品、休闲产品、特需产品,开发定制产品和体验产品,带动休闲农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 五、要加强人才培养和机制创新,以及文化调查和普及工作。要鼓励编村史,做好调查等基础性工作,形成决策参考,并总结提升加以宣传。应该发动乡贤、回乡大学生、志愿者、慈善机构、社会资本等社会力量,推动农村老产业的发现、挖掘和开发,甚至推动城乡社区的扶贫合作,让外来力量和本土力量共同推动农村老产业的发展,并享受到均等的公共利益和良好的发展软环境。 六、农村老产业是共享经济、共生经济、合作经济,目标应该锚定产业集群,竞争力才会更加集中。 七、应该充分利用微电影、社交媒体、文艺创作、植入广告等新兴模式,利用社群营销等互联网元素,吸引创客集群的加入和创客基地的落地,突破农村老产业的营销瓶颈。 邱建生:中国经过几十年的经济高速成长,已经形成了较为庞大的中产阶级人群。中国农业的现代化转型及生态化转型,这些中产人群可以成为主要的推动力量,也使得互助型农业发展成为可能。互助型农业即城乡互助,城市消费者从被动转变为主动参与农业的生态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三赢”,即大自然得到保护、消费者获得健康的食物、生产者得到相应的利益。消费者不仅仅是农业产品的购买者,也是农业文化的参与者,他们在参与中与生产者建立信任,在参与中推进农业的生态化转型。可以建立城乡资源互动平台,构建城乡互助社区,促进城乡之间在人才、资金、物质、物权等方面有效对接和配置,推动乡村的资金互助事业,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激活社会的爱故乡力量。 温铁军:农业4.0有两个特点——一方面在手段上借助“互联网+”,另一方面在理念上是社会化的、城乡合作的、互动的、生态化的。去年和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一二三产融合,这是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在当下的过渡战略。 除了强调绿色生产方式,我们还应该用社会化的方式来推动生态化。应该通过广泛的社会参与,通过大量社会小组织从事对本地文化、品牌、遗产的发掘和保护,而不是用资本化和工业化来推动生态化。只要真正把群众发动起来了,通过发展社会化参与式生态农业,就是一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空间是无限的。 要通过农业科技体系或者科技队伍,做好不同资源、气候、地理环境下的地方物产特征研究,做好普查,对本地物产、文化和本地人的社会生活做出相关性分析,再利用互联网的传播条件,把它们变成福建的特色资源、特色人文。 21世纪在国际上崛起了一个新概念——社会企业(Social Interprise),强调放弃追求自我利润最大化的盈利目标,放弃个体理性,追求社会理性、环境理性。我们在北京郊区就通过这种模式建立了小毛驴市民农园,搞市民农业。一方面,通过有机农场给市民配送蔬菜;另一方面,农场把土地租给市民耕种,市民自己劳动自己收获。试验取得了成功,发起人石嫣被评为第十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这种社会企业的模式值得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