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后的村里两条溪,沿岸修建了护栏。 北京和省农科院专家来官岭村指导村民进行中草药种植。 东南网4月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吴旭涛 通讯员 李加进 文/图)宁德市蕉城区赤溪镇官岭村地处偏僻山区,距赤溪镇镇区20公里,全村共有311户1219人。 此前,村民主要收入以卖茶青和毛竹为主,受交通条件等因素制约,及缺乏有前景的产业,群众生活水平低。2013年底,村民人均纯收入只有4700元,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村级办公场所、路灯、停车坪等基础设施都不健全。 官岭村要脱贫,得找到适合发展的产业。2014年4月,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的林强,到官岭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后,开启了穷村产业寻“特”之路。 中草药产业探路 官岭村地处偏远,位于蕉城、福安、周宁的交界处,海拔600多米。从宁德市区前往村里,要先翻过海拔900多米的山,盘山的路又窄、又陡。 2014年之前,官岭村村民大多以卖茶青和毛竹为生,村中有茶叶600多亩,毛竹3000多亩。“受当时茶叶市场大环境影响,茶青不值钱,村民卖给工厂,工厂还要先赊账。毛竹一部分销往赤溪镇,一部分销往福安,但路不好走,买家不愿上门收购。”林强说,村里没有好产业,村里原本1200多人,大部分外出务工,留在村里的仅300多人。 传统产业不景气,得为村里找到新产业。林强发现,官岭海拔高,山上常年生长着许多野生草药。近几年,中草药市场火爆,是否可以往这个方向发展? 2014年8月,官岭村村两委请来省农科院的中草药专家,以及浙江磐安中草药交易市场的专家实地考察。专家们认为,官岭村海拔正好位于中草药最适宜生长的海拔高度区间内,而且一年有霜期在一个月左右,冬天温度大约10摄氏度,土壤肥沃,非常适合中草药生长。官岭村与磐安交易市场建立了联系,可以通过交易市场销售中草药。 说干就干,2014年10月,官岭村鼓励村民试种中草药。但当时,村民们没有种植经验,不敢尝试。 村委决定出资试种。村里请来工人平整地块,种了5亩元胡。元胡种植成本低、产出快,次年5月就可以挖,而且一株可长出10粒左右元胡。 “因为元胡长在土里,挖取很麻烦。挖出以后要用剪刀剪,洗干净后用筛漏筛三次。”林强说,村民们看了后,都觉得麻烦,不愿意跟进。当年底,村里又鼓励一位五保户尝试种植半亩多覆盆子,覆盆子在本地山上较为常见,种植方便,一株成本仅4元至5元,村委还为村民补助每株1.5元。但覆盆子成长周期长,短期无法见效,遂跟进者少。 于是,2015年4月,官岭村又请来专家实地考察,希望找到适合官岭村的品种。这一回,村两委根据专家建议和市场需求,扶持村民种植贝母。贝母投入高,一亩种子成本大约7000元,收益也不错,可达1万多元。但村民经济基础差,害怕成本风险,只有一户村民跟进,种植了半亩贝母,由于缺乏经验,种植过程中果实烂了一半了。其他村民看了,也不愿意跟进了。 可喜的是,2016年5月,五保户家的覆盆子开始收成了。“一斤可以卖将近100元。一亩可以种植350到400株,每亩收益可达1.2万元。”林强说,见到五保户的收益,几十户村民纷纷跟进,目前,村里总共种植了近100亩。此外,村党支部书记吴陈希又带领村民种植了30亩玉竹,预计3年后,每亩可收益3万元。 “农村工作就是这样,寻找新的产业,需要村干部带头。村民看到收益,才会跟进。”林强说,经过一波三折,村民对发展中草药种植打消了心理疑虑,官岭村的中草药产业慢慢走上了正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