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赤院水库,鱼鸭混养有特色。 旺嘉食品公司与农民实行订单生产、保价收购的合作模式。这是公司在生产脱水瓠瓜。 养殖辰山牧鸡,带动了当地农民致富。 东南网4月1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黄琳斌 通讯员 魏剑生 魏永青 文/图)去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建瓯市入选“农业内部融合型”试点。该类型是指种养结合等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发展形成规模,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比例高,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保护统一,有力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如今一年过去了,试点的情况如何?草长莺飞的日子,记者来到建瓯。 路怎么走? 因地制宜,农牧结合,农林结合,循环发展 “根据各地不同的资源条件、地域特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有多种形式。建瓯自然环境优越,向来有‘绿海金瓯’‘竹海粮仓’之称。这里农业标准化、产业化、现代化的基础较好,是全国商品粮基地、中国果菜标准化建设十强市、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国家级(笋竹)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所以,我们试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主要以农牧结合、农林结合、循环发展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种植养殖结构,全面推广绿色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建瓯市副市长黄洪河说。 在福建辰山有机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所属的东游镇上范鸡场,上千只辰山牧鸡被散养在方圆300亩的杉木林、桂花林、锥栗林、竹林中。“之所以命名为‘牧鸡’,就是因为像放牧一样养鸡。这种鸡主要吃虫子、草籽,补充一点玉米,肉质鲜嫩。”公司负责人黄总边领着记者穿山钻林,边介绍。 山林远离村镇,没有污染,加上低密度放养,平均每亩林地养10只鸡,以保证活动空间和食物。据介绍,牧鸡已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公司每年养鸡二三十万羽,自行加工、销售。目前,牧鸡最高可卖100元/公斤,鸡蛋可卖60元/公斤,有力带动了当地农民致富。 听说福建鸳鸯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鱼鸭混养有特色,记者来到顺阳乡江墩村的小赤院水库参观。正赶上饲养员给鱼喂食,只见他将鸭粪倒入库中,成千上万的鱼儿一拥而上抢食,煞是热闹。 公司老总曾勇彪看记者面露疑惑,主动介绍说:“这种生态养殖模式叫作水面养鸭、鸭粪肥水、水中养鱼。鸭子的直肠很短,它们吃的饲料没有充分消化就会排出来。鸭粪经消毒发酵处理后投入水中,一方面可以给鱼当饵料,一方面可以肥水,避免另外投入磷肥、尿素。再说,水库中的小野杂鱼也吃这种饵料,它们又能为水库中的鸭子提供食物,减少人工喂养的成本。” 黄洪河介绍,建瓯市重点抓平原高优、丘陵绿色、高山生态三条产业带。目前全市共有28个产品获评无公害农产品,33个产品获评绿色食品,13个产品通过有机食品认证,6个产品获地理标志认证。 钱从哪里来? 政府成立担保平台,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可抵押贷款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实现生产上规模、标准化、有特色,需要资金的支持。但农户、合作社、企业等普遍缺乏银行认可的抵押物,贷款难、贷款贵,怎么办?2014年,建瓯市供销社和建瓯林业总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了绿瓯农林发展有限公司,为农户、合作社、企业等利用林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提供担保和收储服务。 “真是及时雨!”南平利民农业发展公司的游总难掩兴奋,他通过绿瓯公司,第一次用108亩土地承包经营权作抵押,贷到了30万元。 原来,利民公司已种了两年黑妃番茄,今年打算采用无土栽培新技术,但需要对原来的大棚进行改造,急需资金。现在公司用土地承包经营权作抵押,解了燃眉之急,预计4月份大棚改造可完工。 登上小桥镇西边村海拔约700米的高山茶园,只见青山如黛、云雾缭绕,层层叠叠的茶园中套种着7000多株桂花树。这是东方茶树茶叶发展有限公司的基地,占地约300亩。 为何在茶园种那么多桂花树?公司的老总游先生说:“主要是可以涵养水分,防止水土流失,另外桂花树也可以卖钱。我们要把茶叶做成生态品牌,比如锄草用人工,不用药,一年只采春季这一次,确保茶叶的高品质。” 今年1月,东方茶树公司利用177亩的茶山林权,通过绿瓯公司担保,向银行贷了50万元。“时间两年,月息5厘多,解决了公司流动资金不足的困难。”游先生高兴地说,这是公司头一回用林权作抵押贷款。 截至2月28日,绿瓯公司已提供贷款担保366笔,担保贷款7307.6万元,由此促成土地流转约2万亩、林权流转约2.5万亩,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人的积极性如何激发? 创新和健全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之间合作共赢的局面 黄洪河表示,有效推动农村产业融合,一个关键是调动各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形成合力。为此,当地采取股份合作、订单合同、流转聘用等利益联结模式,鼓励龙头企业与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建立产业联盟,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和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坡田粮油发展有限公司在迪口镇拥有约3000亩绿色水稻基地,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迪口镇后坪村农民叶益平告诉记者,他有山垄田3亩多,从2013年开始将田入股坡田公司,又投了一些钱,去年分红2万多元。田里的事不用他管了,他就专门给两个工厂开车拉货,一年又有几万元的收入。 坡田老总、省粮食行业协会副会长林昌盛介绍,公司成立了水稻专业合作社,111位农民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并投资千元到万元不等,年底享受保底分红和赢利分红。由于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公司紧紧绑在一起,他们能够严格按照标准化生产的要求,生产出绿色、优质的大米。 与坡田公司“资源变股权、农民变股东”的经营模式不同,位于小桥镇的旺嘉食品公司,则实行订单合同、保价收购的利益联系机制,既保障菜农的利益,又延伸了蔬菜产业链,提升了附加值。 董事长江明旺介绍,公司主营脱水蔬菜加工,拥有2300亩菜地。他每年和菜农签订合同,种植花菜、线豆、苦瓜、瓠瓜等。菜农按照合同的要求,实行绿色种植,全部使用农家肥。公司验收合格后,实行保价收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