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香果加工品 百香果育苗基地 种植户察看百香果长势 农技员在处理嫁接苗 东南网4月2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通讯员 龙闻 王凯瑛 文/图)近年来,百香果因其独特的风味及高营养价值,受到消费者青睐。可观的经济效益、较低的种植难度,激发大量果农投身这一领域。具有天然气候优势的福建、广西等省份,成为国内百香果的主产区。 今年2月底,省农业厅印发《2017福建种植业工作要点》,百香果为重点提及的对象。按照计划,我省将重点突出发展百香果,志在打响福建百香果品牌,将其培育为特色新产业。上月初,福建省农学会百香果分会在福州成立,还举行了百香果产业论坛。事实上,早在上世纪80年代,福建便开始大规模引种百香果,并在闽南地区发展百香果种植与饮料加工业。但囿于市场接受度等限制,这项计划最终无疾而终。沉寂多年后,重出市场的百香果,有了发展新动能。但要做大做强这一产业,绝非扩大种植规模这么简单。 百香果复出,成市场新宠 最近,漳州市龙文区西番莲棚户区改造项目,正在施工。这一片区,曾是漳州市西番莲饮料厂的厂区所在地。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漳州投资50万元投建西番莲饮料生产线。但最终,西番莲饮料未如期走向市场。 西番莲是当时国内对百香果的普遍叫法。 福建引种西番莲的历史可追溯到1937年。很长一段时间,西番莲在福建处于零星种植状态。1987年,国务院发展南亚热带作物开发办公室,将西番莲列为我国南方重点开发的作物之一。从那时起,西番莲作为一种可用于出口创汇的饮料作物,开始在福建大面积发展。1988年,由国家农业部立项,漳州市农垦局下属多家国有农场承担西番莲种植及加工项目,经费200万元。1990年,福建省热作所曾就全省西番莲产业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全省种植面积超过2万亩,年加工能力近万吨,集中分布于闽南的南安、同安、漳浦、南靖等地。 但茎基腐病等病害的大面积爆发,让果农备受打击。“当时,漳州农垦系统下的五六个国有农场,引种的多是紫果种西番莲,对茎基腐病的抗病力不强。”福建省农科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所长郑开斌说,1988年,该所开始参与西番莲茎基腐病研究,“不少农场的西番莲因染病连片枯死”。很快,科研部门做出了西番莲茎基腐病病原鉴定,并给出综合治理方案。但福建百香果产业,依然未如预期中做强做大。 市场不认可,是其主因。“西番莲口感偏酸,被认为会‘刮油’,与那个年代的消费理念格格不入,销路无法打开。”长泰县农业局陈秋文见证了百香果短暂的热潮,“最高峰时,长泰古农农场通过水泥柱搭大棚,种了数千亩,但长期无人收购,逐渐抛荒。”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后,西番莲消失在福建农业版图中。近几年,西番莲重新进入消费者视野。如今,西番莲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是百香果。 “百香果富含维生素、超纤维和蛋白质等上百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具有增强抵抗力、提高免疫力、排毒养颜、防治高血压等功效。”亚热带农业研究所园艺中心主任何炎森表示,随着黄金果、台农一号、满天星等品种的引进,百香果开始在国内市场风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