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4月26日讯(福建日报通讯员 李宏图)德化县城,华灯初上的青年路,你总能看到一位戴着鸭舌帽的青年男子,在一个特制的摊位前,以长勺为笔,糖汁为墨,泼泼洒洒,缠缠绕绕,手腕抖动间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便栩栩如生跃然于板上。这画不仅能欣赏,还能吃,甜丝丝的入口即化。作画的人是从事糖画的民间艺人周景圳。 偶然结缘 一“画”十年 周景圳今年41岁,出生于德化县南埕镇一个小村庄。初中毕业后,因为家境贫困,被迫辍学外出打工。 2007年,在广东打工的周景圳,看到一曾姓好友闲暇时在街头制作“糖画”,一下子就唤起了他童年的记忆。从小就喜欢画画的他,突然觉得找到实现梦想的方向了,他就拜这位朋友为师,学起了这个偏行。 “直觉告诉我,这门神奇的艺术会很吸引人特别是小朋友,最重要的是成本低,利润高。” 他说,从那时起就迷上了糖画这门特殊的艺术。 “跟朋友师傅学也就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后来全靠自己摸索了。”周景圳讲述起他的手艺经,“要想做得好,除了悟性,还在于多练、多想、用心,严格要求自己,最重要的是要抓住事物的特点,大胆下手尝试。”他觉得,创作中的出新是干这行最难做到的事,他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就是想到什么就练习什么,直到做成了为止。 “回想当年,正因为有了那个韧劲,才学有所成。”周景圳说,当时自购材料,每天反复熬糖、舀糖、画糖画……闭门静心练习了近半年,“出师至今快十年了,我一直过着‘以铜勺为笔,以糖液作墨’的甜蜜生活”。 快乐自己也快乐他人 “糖画看似不难,但里面的门道不少,制作糖画主要有熬糖和画糖画两个大的步骤,正所谓‘观之如画,食之有味’。” 周景圳说,熬糖是将白糖或红糖放入锅中熬制,熬制时要不停搅拌,以免糖受热变焦变糊。熬糖大约需要半个小时,直至糖水凝成块。“熬糖关键是掌握火候,糖画不光要好看,更要好吃。好的糖,咬在嘴里爽脆甘甜。”周景圳说。 “糖画艺术,不但快乐自己,也能快乐别人。”周景圳说,记得刚学会糖画那阵子,他只身一人到浙江温州的景区给游客画糖画,由于景区人多,手法又不熟,竟一时不知画什么,脑子一片空白。待冷静了之后,便专心致志一口气创作了很多作品,观众在一旁大声喝彩,并抱以热烈的掌声。以后的几天,他都很自然地上场,在大家的赞美声中,他说真是乐开了花。 “更重要的是,因为糖画让我收获了爱情。”周景圳说,后来,他回到了德化,遇到了现在的妻子,而今他们已有一对可爱的儿女。他平时还兼做一些小本生意,逢节日或晚间从事糖画创作,日子甚是甜蜜,不久全家就要搬入新居了。 传承创新发扬“甜蜜”事业 糖画在民间俗称“倒糖人儿”“倒糖饼儿”或“糖灯影儿”。虽然糖画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既美味又耐看,曾经备受老百姓喜爱,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糖画的市场竞争力降低,在德化县仅他一人从事糖画制作。 “我一直想把画糖手艺发扬光大。”周景圳听说很多民间传统工艺都可以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他正琢磨着走一条正规、长远的发展道路,并通过进一步学习,创新糖画艺术,将一些平面糖画艺术用立体的方式更好地表现出来。 在周景圳看来,现在的年轻人不理解糖画这一门艺术,也静不下心来创作,是要大声呼吁保护糖画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时候了。周景圳表示,就算不能成为传承人,自己也会坚持画下去,把糖画文化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门民间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