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5月1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陈尹荔)近期,福建日报《经济观察》栏目推出系列特稿,关注漳浦大葱、晋江胡萝卜、云霄枇杷等三项我省农产品的产销情况,寄望管窥我省农村产业深度升级的现状,并鉴往知来。就相关问题,记者近日特别邀请了福建省农村工作研究中心研究员、《福建农业》主编黄跃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朱四海博士进行探讨,期盼读者朋友争鸣。 我省农村产业为何要深度升级? 记者:我省农村产业发展现状如何? 黄跃东:总的来说,近年来,我省农村产业升级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在社会化服务、信息化建设、产业稳定性等方面,跟发达省份相比,还有差距,区域农业的竞争优势有待进一步发掘和提升。 朱四海:为做好农业的空间布局,我省规划了三条特色农业产业带,分别是山区绿色农业产业带、沿海高优农业产业带、海洋蓝色农业产业带,进行分类施策。但贯彻得不够好,基层一线的生产经营没有很好地实现规划的初衷。 (一)发展山区绿色农业产业带。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农业、食品工业,促进消费者与农产品挂钩,一产直接连到三产,农产品附加值直接依靠产业融合提升。漳浦大葱产业即属于这个产业带,但显然在乡村旅游和食品工业方面几乎是一穷二白。 (二)发展沿海高优农业产业带。(1)利用我省沿海平原多的地理优势,推进农产品集约化、规模化种植生产。(2)利用沿海的资本优势,发展高附加值的高优农业。(3)发展有机、生态、小规模农业。晋江胡萝卜产业即属于这个产业带,但离有机、生态、高附加值还很远,利用资本优势也不明显。 (三)发展海洋蓝色农业产业带,建设蓝色粮仓和海洋牧场。 目前,我省农产品生产分散化、规模低,缺乏大的收购企业,生产者缺乏市场攻略。 记者:为什么要进行农村产业深度升级? 黄跃东:通过多年来农业、农村的改革探索,我省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传统农业得到改造,新的生产结构和经营体系正在形成。近十几年来,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为我国的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环境和保障,比如,国家和省的层面鼓励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大力推进全域旅游,这对福建以“小众”为特征的农业带来了新机遇。特别是几个国家级大战略在福建落地,对福建激发农村产业发展的内在动能都是重大利好。种种因素作用之下,我省农村产业的深度升级蓄势待发。虽然我省是农业小省,但农业资源丰富、特色独具,发展好品牌农业、生态农业、智慧农业,对于发挥我省多样化和特色化的农业资源环境优势,满足农产品多元化、绿色化、定制化的社会需求,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朱四海:农业的规模化生产与工业的规模化生产是不同数量级的。通过深度开发,农业可借助工业的规模化生产提升价值,通过产业链的有效对接,协助农业生产家庭、企业提高生产效益。 记者:深度升级要注意什么? 黄跃东:我省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首先是要充分体现“特色”。生产经营小规模、“小众”化农产品是福建农业的基本特征,必须坚持灵活性和多样性,依靠技术改造、培育地方特色农业品牌,实现品种多、品质优,提升区域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丘陵山地占85%,农业类型多样,应大力发展立体农业、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实施农林结合、农牧结合、农渔结合、农旅结合,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把高效生态农业纳入农村一、二、三产融合的发展轨道,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通过传统农业技术精华与现代农业先进技术的复合集成,不断优化各地农业多功能性,巩固提升我省农业生态优势。 从调查来看,目前我省大多数农民尚处在兼业状态。靠单一做农业,做不出高效益,必须要与二、三产业结合,从农业孵化出农村产业。比如,胡萝卜产业应通过系列开发,在其农产品属性之外,通过发展加工等延伸产业链,还可开发自然生态、农耕文化、观光休闲等多功能的属性。此外,还可结合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推动一日游向过夜游、旅居方向发展,培育具有黏性的目标消费群体。 朱四海:要创新思维,进行现代、科学的产业定位,比如发展白色农业。要实现从价值链低端到高端的转型,比如,晋江胡萝卜产业能否思考转型研发生产胡萝卜种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