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旧事》任忍(山东)作 《一日之计在于晨》兰开军(贵州)作 《代代红》王阿妮(上海)作 《乡土之花》邹文才(江苏)作 《赛龙舟》杨文秀(贵州)作 《金色梦》段延民(吉林)作
5月18-24日,“中国精神·中国梦”全国农民画创作展暨第十三届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初评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来自全国60多个农民画乡的200幅农民画,以浓郁的地域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精神,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建设发展成果,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基层农村、农民心中的“中国梦”。 描绘温暖的乡土生活 “真实!生动!感人!”这是美术评论家廖开明对此次画展的评价,温暖的乡土生活成为此次农民画展的一大亮点。 “我们的功底,来源于生活;我们的创作,来源于对生活的感悟。”农民画艺术家代表、来自贵州省龙里县巴江乡平坡村的兰开军在开幕式上说,“我们一手拿锄头,一手拿画笔,每当农闲便聚集在一起‘画山、画水、画自己,画天、画地、画生活’。” 据兰开军介绍,平坡村是一个苗族聚居村寨,苗家妇女会动手就会画画,从画围腰、帕子开始,画的都是自家的生活。平坡苗族农民画汲取了剪纸、刺绣、民间印染等手法,将快乐的劳作、喜庆的节日、浪漫的婚恋以及丰饶的田园,都在无声的绘画语言中娓娓道来,渲染出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此次平坡村共选送8幅作品,其中4幅入选,兰开军一家就占了3幅。除了他的作品《一日之计在于晨》,母亲王朝芬的作品《吃喜酒》和妹妹兰开翠的作品《闹新春》也入选,其中母亲已经70岁,是参展年龄最大的画家。 兰开军是全家齐出动,来自江苏省邳州市运河镇李口社区的邹文才和朱成梅则是夫妻携手参展。邹文才的《乡土之花》描绘了蓝印花布的劳动场景,朱成梅的《美在民间》则叙述了泥塑娃娃的制作过程。邹文才和朱成梅的作品多为展现当地的民风民俗。邳州坐落于京杭大运河岸边,1992-2007年,邹文才以大运河两岸的民风民俗,创作了200米的长卷。朱成梅说,她和丈夫邹文才原来是画友,除了仰慕丈夫的才华,更感动于邹文才身有残疾,仍笑对生活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至今,夫妻俩已获过多个国际和国家级奖项。 |